ID “农业技术员小赵” 捐了 100 包蔬菜种子:“有菠菜、生菜、小白菜,都是耐寒的品种,适合草原种,我还会远程指导你们种植,保证成活率!” 周小雨盯着后台数据,声音带着颤抖:“李老师!新增捐款突破 400 万了!足够把大棚升级成‘恒温大棚’,冬天也能种蔬菜,孩子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
下午两点,新的大棚膜终于铺好了。技术员们焊好了钢架,拉上了防风绳,装上了滴灌带,老郑捐的有机肥撒在了地里,老杨捐的榆钱还剩下很多,李伟决定把剩下的榆钱晒干,装在密封罐里,以后做汤、煮粥都能用。“这样的大棚,再也不怕风沙了!” 李伟摸着崭新的棚膜,心里暖暖的。
沈亦舟打开新的 “大棚升级计划”,屏幕上写着:“1. 先装太阳能恒温设备,保证大棚内温度稳定在 15-20℃,适合蔬菜生长;2. 种上菠菜、生菜、小白菜,保证孩子们每周能吃三次新鲜蔬菜;3. 教牧民使用滴灌设备和有机肥,以后由牧民负责大棚的日常管理,保证蔬菜供应不断。” 他抬头看向李伟,“老吴的滴灌设备已经装好,明天就能浇水,老郑的有机肥也撒好了,下周就能种种子,孩子们很快就能吃到新鲜蔬菜了。”
傍晚时分,风沙渐渐停了。夕阳透过新的棚膜,洒在刚翻好的土地上,泛着金色的光。孩子们帮着技术员收拾工具,蒙根举着个小螺丝,跑过来递给李伟:“李老师,这个螺丝别丢了,以后修大棚能用。” 阿古拉则拿着个空碗,蹲在锅边,等着再喝一碗疙瘩汤:“李老师,明天还能做这个汤吗?太好喝了!”
李伟笑着点头,给每个孩子盛了一碗疙瘩汤:“以后每天都给你们做,等大棚里的蔬菜长好了,咱们再做蔬菜疙瘩汤,更鲜!” 孩子们捧着碗,蹲在大棚边,喝着热汤,脸上的笑容像春天的花。技术员们也围过来,尝了一口疙瘩汤,纷纷称赞:“这汤比城里饭店的还好喝,李老师,你这邪修菜,比沈大厨的正统菜还香!”
直播间的在线人数定格在 8500 万,留言像暖流般涌来。ID “海外华人社团”:“我们在国外组织了‘大棚募捐’活动,筹了 10 万美元,换成人民币捐给你们,买更多的恒温设备和种子!”
ID “烘焙师 Lisa”:“我研发了榆钱饼干的配方,已经寄过去了,以后孩子们在大棚里摘了榆钱,就能做饼干吃!”
ID “畜牧局张科长” 连麦:“我们会给大棚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派农业技术员定期去指导,保证蔬菜长得好,孩子们吃得健康!”
李伟举着一碗疙瘩汤,对着镜头说:“家人们,这碗汤里有榆钱的嫩,有羊肉的鲜,有青稞的香,还有你们的爱心。邪修菜不是偷工减料,是用草原上有的东西,给孩子做最适合的饭;公益也不是轰轰烈烈,是你捐一根钢架,我捐一把榆钱,一起给孩子建一个能长出希望的大棚。”
夜色渐深,草原上的太阳能路灯亮了起来。新的大棚在灯光下像一座温暖的城堡,里面是翻好的土地,外面是孩子们的笑声。方静掏出卫星电话,给教育局打了个电话:“局长,我们的大棚升级了,以后孩子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蔬菜,再也不用因为缺蔬菜喊肚子痛了。” 电话那头传来局长的笑声,她却笑着哭了:“这里的人都很好,有太多好心人,帮我们把大棚建得越来越好,帮孩子们实现了吃新鲜蔬菜的愿望。”
阿古拉抱着一碗疙瘩汤,坐在大棚边,对着镜头小声说:“谢谢老宋叔叔的钢架,谢谢老杨叔叔的榆钱,谢谢所有帮我们的人。以后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建大棚,给更多孩子种新鲜蔬菜,做热乎的疙瘩汤。” 镜头拉近,汤里的榆钱闪着绿光,在灯光下像撒了把星星。
月光洒在草原上,新的大棚影子拉得很长,里面是希望的土地,外面是温暖的灯火。这场跨越山海的爱心接力,已经从解决温饱变成了守护孩子们的 “健康成长”—— 有大棚,有蔬菜,有热汤,草原上的孩子,终于能在春风里,喝着润肠的疙瘩汤,等着大棚里长出新鲜的蔬菜,奔向属于他们的未来。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38xs.com)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