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幕:秘境探秘(21-35)
********************
悬浮山峰的光桥在脚下延展,如同一条由星光编织的纽带,引领着孙砚四人离开那片刚刚经历苦战与净化的森林。
开明兽鳞片在陆深怀中散发着稳定的温热,仿佛一位无声的向导,抚慰着战斗后的疲惫与伤痛。
然而,秘境并未给他们太多喘息之机,前方的未知依旧广阔而神秘。
穿过一片由发光藤蔓交织而成的拱廊,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四人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
一片广阔的湖泊静卧在发光森林的边缘,湖水清澈剔透,却并非自身发光。
奇异之处在于湖底——那里铺满了无数大小不一的七彩水晶,簇拥在一起,宛如沉睡的星河。
当微风吹过湖面,漾起细微涟漪,或者偶尔有水珠滴落,那些水晶便会随之被“唤醒”,发出悠扬悦耳的声音。
那声音并非单一的音符,而是复杂如编钟合鸣,高低错落,清越悠长,在静谧的空气中荡开一圈圈无形的声波。
“共鸣之湖…”
苏清漪眼中闪过惊叹,低声吟诵起古籍中的记载,“‘槐江之阴,有湖如镜,底铺七色石,触之则鸣,声若仙乐’。没想到记载是真的。”
“检测到强烈的、有规律的声波振动,频率非常特殊…蕴含着某种能量。”林星遥迅速启动经过秘境能量浸润后恢复部分功能的探测设备,屏幕上的数据流跳跃着,“这声音…听着让人感觉很平静。”她补充道,连日来的紧张情绪似乎真的在这奇妙的乐声中缓解了几分。
陆深依旧保持着警惕,审视着湖泊四周,确认没有明显的威胁。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湖心。“有东西在活动。”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湖中心的水面忽然破开,一道道身影跃然而出。
那是成群的异兽,形态奇异而优美。
它们有着鲤鱼般流畅修长的身躯,覆盖着苍青色的纹理,在湖光映照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
头颅雪白,喙部鲜红如血。
最令人惊异的是,它们身体两侧生长着宽大而纤薄的鸟翼,翼膜透明,隐约可见细密的脉络。
正是《西山经》中记载的“文鳐鱼”。
这些文鳐鱼跃出水面,并不高飞,而是低低滑翔,它们振动双翼的频率似乎经过精确计算,与湖底水晶被扰动时发出的乐声完美应和。
翅膀的嗡鸣融入水晶的编钟之声,交织成一个更加宏大、立体的声波场。
这声场笼罩着整个湖泊,空气仿佛都随之微微震颤,散发出一种令人心神宁静、杂念尽消的气息。
“它们…好像没有敌意?”林星遥看着那些在声波中优雅滑翔的文鳐鱼,轻声说道。
这些异兽的姿态从容,甚至带着一种仪式般的庄重。
团队小心翼翼地靠近湖畔。
鱼群注意到了他们的到来,一些文鳐鱼转向他们,赤红色的喙部微微开合,圆润的眼眸中倒映着四人的身影,充满了灵性的好奇,但并未流露出惊慌或攻击的姿态。
孙砚手中的青铜镜泛起了微光,镜面不再映照现实,而是呈现出一片流动的、代表情绪的柔和光晕。
他集中精神,尝试与镜中感知到的文鳐鱼群建立联系。
一股模糊但清晰的意识流通过镜子传递过来——首先是纯粹的好奇,如同孩童见到新玩具;紧接着,是一丝谨慎的警告,并非针对他们四人,更像是一种对现状的本能忧虑。
“它们能感知到我们,”孙砚低声传达,“它们不排斥我们,但在提醒…这里需要安静?或者说,是某种平衡不能被打破。”
为了更近距离观察,也为了获取更多数据,林星遥操控着能量刚刚补充少许的无人机“游隼”,缓缓飞向湖面,试图采集水样和更精确的声波数据。
然而,就在“游隼”低空掠过一片水晶密集的区域时,异变陡生!
无人机旋翼的高频振动,与水晶、文鳐鱼翅膀共同维持的某种微妙声学平衡产生了冲突。
共鸣的乐声瞬间变得杂乱、尖锐,如同无数玻璃被同时刮擦,刺耳的音波如同实质的冲击,让四人忍不住捂住了耳朵。
湖中的文鳐鱼群受此惊扰,原本优雅的队形顿时混乱,它们惊慌地拍打翅膀,发出急促的鸣叫。
和谐被打破,尖锐的噪音取代了仙乐,整个声波场变得狂暴而不稳定,甚至能肉眼看到空气中扭曲的波纹。
失控的无人机在声波冲击下剧烈摇晃,警报灯疯狂闪烁,眼看就要坠入湖中!
“游隼!”林星遥惊呼,试图强行控制,但操控信号在紊乱的声场中完全失效。
危机时刻,孙砚猛地踏前一步,将青铜镜高高举起。
他闭目凝神,将所有意识集中在镜面上,脑海中不断观想之前感受到的那份“宁静”与“和谐”,通过镜子将这安抚的意念如同波纹般扩散出去。
镜光大盛,柔和的清辉试图穿透那尖锐的声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