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请两人在堂屋的竹椅上坐下,自己则坐在一张磨得发亮的藤椅上。
“狐仙…”
他喃喃道,眼神再次变得飘忽,“老辈人讲,那不是保平安的,是…引路的,也是…考验人的。”
他告诉两人,真正的“狐事”,与声音和影子有关。
“月光明晃晃的夜里,河上会起一种特别的雾气…那时候,如果能听到对的‘调子’,就能在水影里,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一座山,朦朦胧胧的,像狐狸趴着的影子…他们叫它…‘青丘影’。”
“那…什么样的‘调子’才对呢?”孙砚忍不住追问,心脏微微加速跳动。
三阿公摇了摇头,脸上的皱纹更深了:“记不全喽…太久喽…只记得几句零零碎碎的词,调子也古怪得很…”
他似乎努力回忆着,喉咙里发出一种低沉而古怪的、断断续续的哼唱。
那旋律完全不符合现代音乐的规律,音节拗口,带着一种原始的、近乎巫咒般的韵律。
孙砚和苏清漪立刻屏住了呼吸。
尽管三阿公哼得模糊不清,但他们清晰地捕捉到了几个关键的词:
“…青丘影…月下门…”
“…耳听为虚…眼见亦非真…”
“…水做镜…声为钥…”
苏清漪放在口袋里的手,早已悄悄按下了便携录音设备的开关,将这段弥足珍贵的古老歌谣片段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 * *
与此同时,林星遥正背着她的“摄影器材”,看似漫无目的地在古镇纵横交错的水巷间穿行。
她戴着遮阳帽和墨镜,像极了寻找独特视角的摄影师或游客。
她的手指在看似是相机遥控器的触摸屏上快速滑动,实际操控着在高空借助建筑阴影巧妙伪装的“游隼”无人机。
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传感器正对古镇的水系、特定建筑结构进行着细致的扫描。
她重点复核了昨晚标记的几个能量微异常点,大部分排除了人为或秘境因素。
但当“游隼”掠过古镇西面,一片河道转弯、植被异常茂密的区域——当地人称为“西河湾”的地方时,声纳和地磁探测仪都传来了更明确的反馈。
“西河湾…河床结构有异常,存在非自然的几何轮廓…虽然被淤泥和水草覆盖得很深,但基础形状不像天然形成…”她通过加密耳麦低声汇报,同时将数据同步回安全屋的主机,“能量读数也比周边背景高出约百分之三,虽然微弱,但持续稳定。”
她也一直在留意是否有跟踪者。
那个“蓝工装”没有再出现,但她的直觉和经过严格训练的反侦察意识告诉她,窥视的目光并未消失。
它只是变得更加隐蔽,如同毒蛇潜入了草丛。
在一次假装拍摄河岸垂柳,利用手机屏幕反射观察身后时,她注意到一个穿着灰色运动服、戴着无线耳机慢跑的男子,在过去半小时内,已经是第三次“恰好”经过她所在的区域。
他的节奏控制得很好,呼吸均匀,但眼神扫过周围环境时,那份过于专业的审视感,没能完全逃过林星遥的眼睛。
她没有打草惊蛇,只是将这一情况再次标记,并提醒孙砚和苏清漪保持警惕。
* * *
夜幕降临,安全屋的灯光再次亮起。
三人围坐在桌旁,气氛比白天凝重了许多。
苏清漪播放了录制的老歌谣片段。
林星遥立刻接入分析软件,波形图在屏幕上展开。
“旋律很奇特…等等,看这个频段…”
她放大了频谱图的一部分,“这里,还有这里,叠加着一种非常微弱、但结构稳定的…声波信号!这不是人声自然发出的泛音!”
她将这段声波信号单独剥离出来,进行增强和降噪处理。
一段低沉、重复、带着某种规律性震动的奇异声波呈现出来。
“这感觉…有点像文鳐鱼的共鸣水晶,但频率更低,更…诡异。”
林星遥对比着数据库,“更像是一种…用于‘共振’或‘触发’的编码信号。”
孙砚将青铜镜靠近播放这段奇异声波的音箱,镜面立刻产生了更强烈的反应,那些水波状的微光剧烈荡漾起来,仿佛被投入石子的深潭。
“声音…是关键。”孙砚肯定地说,“三阿公提到‘声为钥’,镜子也对这声波有反应。结合星遥发现的西河湾水下异常结构…入口很可能就在那里,需要这特定的‘声钥’才能激活。”
线索似乎清晰起来:在西河湾,利用这段古老歌谣中隐藏的特定声波,有可能打开通往“青丘”的幻象之门。
然而,林星遥面前的监控屏幕一角,一个红色的警示框再次无声地弹出。
画面上,是安全屋对岸,一条灯光昏暗的水巷阴影里,一个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的模糊人影,正静静地伫立着,朝向他们的窗户。
能量监测插件记录到一股极其微弱、但比“蓝工装”和“慢跑者”都更凝练、更隐蔽的污秽能量波动。
之前的监视者,或许只是抛出来的诱饵或低级眼线。
真正的“尾巴”,直到此刻,当他们似乎触摸到核心线索时,才悄然显露出了一丝更深的痕迹。
危机,如同江南无声的夜雾,正悄然合拢。
(第46章 收)
喜欢天枢秘境:山海经的纹章请大家收藏:(m.38xs.com)天枢秘境:山海经的纹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