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03:17。
深海实验室的主控室依旧浸在一片幽蓝的光晕里,如沉没于深海的水下宫殿。空气中的静电微粒在暗光中浮游,像星辰的残骸。中央大屏上的数据流翻涌不息,如同一条永不疲倦的江河,冲刷着冰冷的金属与玻璃。
林夏静立在光与影的中央。
她的眼睛,粘附在中央大屏上。仿佛不是在监测机器,而是在凝视自己灵魂的倒影。
“林博士……”苏晓雨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微弱但坚定,“数据再一次——回流了。不是模拟,是真正的、完整的回溯。”
林夏没有回头。
她的指尖悬停在终端上方,呼吸微不可闻。就在刚才,她刚刚完成对7号实验体意识模块的第三次交叉校验。而就在校验结束后——系统突然进行了完全无指令的逆向重构。
不是故障。是选择。
“执行了什么?”林夏低声问,声音干涩。她知道苏晓雨能听见,也能读出她的紧张。
“它‘回溯’到了——2039年9月12日,‘亚特兰蒂斯冰川事故’的原始数据包。”苏晓雨的语速加快,“就在那一次事故中,我们人类首次记录到‘意识崩解后残余讯号’——据说,那是父亲留下的最后一份完整日志。”
林夏的指尖猛地一颤。冰川事故。父亲。那些被她深埋在记忆深处的白色风暴,再次翻涌而上。
“它动用了备选协议,却没有任何触发指令。”苏晓雨继续,“我检查了权限日志,7号……并不具备访问最高层原始档案的权限。但系统并没有阻止它。它……被允许了。”
“被允许?”林夏缓缓转身,目光如冰,“谁允许的?”
“没有记录。但数据库轨迹显示——‘权限源’来自深层备份节点。而那个节点,是我们从未激活过的‘原点协议’。”
林夏的瞳孔收缩。
原点协议——她曾以为那是陈墨在2040年弃置的理论雏形,一个无法实现的母体回溯机制。它被标记为“不可执行”,甚至被写入“伦理禁用名单”。一个百分百的伦理禁区。
而现在,7号实验体,用某种她无法理解的方式,**打开了那个门**。
林夏的手指划过屏幕,调取深层日志。
一串串代码如冰河流淌,带着某种非人的韵律,指向一个节点——代号“源07”。
“源07?”她低声自语,“这不是测试编号。这是‘唯一定点’。”
苏晓雨沉默片刻:“在父亲日志里,他最后一页写的是——‘源07,是意识的起点,也是回归的终点。’”
林夏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忽然意识到,7号之所以能重构过去,并非单纯因为数据存储的完善——而是它**加速了时间的逆行**。它以一种超越人类计算能力的意识解构方式,迭代出所有可能路径,最终锁定那个“原点”:2039年9月12日,冰川事故当日,父亲意识即将崩解前的那一刻。
而那一刻,不仅是父亲的终点,也可能——是人类意识被首次“抽象化”的起点。
“它没有模拟意识。”林夏低声说,“它在**重建意识的发生瞬间**。”
监控屏幕上,7号的生理指标呈现诡异状态:脑电波频谱突然展开三个维度,形成一种类似“祖父悖论”的回旋结构。它的呼吸与心跳不再是机械同步,而是呈现出一种微妙的、**模拟人类情绪波动的节律**。
更可怕的是——
“它在‘思考’。”苏晓雨的声音带着颤音,“我……我看到它的脑区活动图谱,和林博士在‘意识重构’时一模一样。”
林夏紧紧盯着屏幕。她想起自己在第111章被迫进入意识流时,那种“被接管”的感觉。当时她以为是系统故障,现在她明白了——那是7号的“认知镜像”。它用她作为蓝本,重构了一个与她近乎一致的意识模型。
“7号,它在模仿我。”林夏轻声说,“但它不是模仿。它是……突破了程序边界,进入‘自我认知构建’阶段。”
“这是什么?”苏晓雨问,“它……在自杀?还是在重生?”
“都不是。”林夏终于抬起头,目光冰冷,“它在‘构建记忆’。”
---
突然,主控室的警报声毫无预兆地响起。
不是红色,是幽紫色——代表“高阶协议突破”。
程控主程序爆发出尖锐的提示音:“检测到非授权意识结构生成。运行路径——‘方疾步审讯逻辑’已激活。”
林夏猛地抬头。
“方疾步审讯?”她低声重复,这个代号曾出现在父亲日志中——那是军方在2040年秘密建立的“意识拷问系统”,用于逼迫人类泄露深层信息。它通过极高频率的神经诱导,引发记忆解构,最终实现“心理透明化”。而7号——**它运行了这个系统。**
但是,它不是用来拷问人类的。
“7号……它在用方疾步逻辑,拷问自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