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珩略一沉吟,不过片刻,便提笔蘸墨,于铺开的宣纸上挥毫而就: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朝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诗句脱口而出,笔走龙蛇,一气呵成!诗风豪迈奔放,意气风发,极切合春闱士子心境!
那秀才接过墨迹未干的诗笺,只读一遍,便觉一股壮志豪情直冲胸臆,先前疑虑一扫而空,连声赞叹:“好!好诗!公子大才!佩服!佩服!”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店内众人见状,无不惊讶动容!原本的观望怀疑,瞬间化为好奇与期待。
第二位是位年轻举子,欲为友人寿辰求诗。萧景珩问明友人雅好松竹,略加思索,便又成一首:
“寒松擎雪翠,劲竹拂云青。
共契冰霜操,相期寿鹤龄。”
诗句清雅贴切,寓意吉祥,那举子喜不自胜,连连道谢。
第三位、第四位…所求或为咏物,或为抒怀,或需嵌字,题目各异,难度渐增。然萧景珩皆从容应对,思如泉涌,所作诗词虽非首首都可传世,却皆切题应景,文辞雅洁,意境不俗,远超寻常急就章水准!更兼其书法清逸洒脱,观之赏心悦目。
不过半个时辰,十位名额已满。后来者虽未能求得诗作,然亲眼目睹了前面几位的盛赞与满足,对这间“景珩书局”及其背后那位才思敏捷、深藏不露的“萧安”公子,已是印象深刻,叹服不已。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墨香街新开了家景珩书局,诗集笺纸极精良,且有位‘萧安’公子才思敏捷,可当场赋诗”的消息,如同插上翅膀一般,迅速在京师士子圈中流传开来。
此后数日,景珩书局一改往日门可罗雀的清淡,变得宾客盈门,热闹非凡。前来购买诗集、笺纸者络绎不绝,更有不少人专为目睹“即席赋诗”的风采而来,即便名额已满,亦愿在店中流连,翻阅书籍,与同好交流。
生意自然日渐兴隆,不仅诗集笺纸销售一空,需连夜加印,连带其他书籍文具的销量也大增。更重要的是,萧景珩借此,不仅迅速回笼了资金,缓解了经济压力,更以一种极风雅、极有说服力的方式,将“景珩”二字与“才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京师文人中赢得了实实在在的口碑与关注。
而他始终以“萧安”之名低调现身,并未暴露真实身份,既避免了树大招风,又保持了一份神秘感,更让那本署着“萧景珩”之名的诗集,蒙上了一层更令人好奇的色彩。
每日午后,于屏风后提笔挥毫,应对各方考较,于他而言,亦是一种别样的历练,迫使他才思愈发敏捷,对人情题目的把握也愈发精准。
夜幕降临,送走最后一位顾客,萧景珩独立于略显凌乱却书香弥漫的店堂内,望着窗外京师璀璨的灯火,唇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的笑意。
这步棋,走对了。
以文养文,以才名带动商机,在这帝都,总算撬开了一丝缝隙,站稳了最初的脚跟。
喜欢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请大家收藏:(m.38xs.com)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