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才话音刚落,李慕白正低头盯着桌上的信封,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像是在数节拍。王铁柱站在门边,脚底蹭着门槛,想说话又不敢开口。苏婉清端着碗的手没放下,姜汤的热气已经凉了半截。
“他说我认怂?”李慕白终于抬头,嘴角一翘,“那我得让他看看,什么叫真怂——就是收了钱还觉得自己赢了。”
他把信封往桌上一拍,像是拍出了一张牌。王铁柱眼睛一亮:“李哥,你是说……现在就动手?”
“不急。”李慕白拉开抽屉,取出一个牛皮纸袋,打开,里面是三张照片和一盘磁带,“咱们得让观众坐满,再开演。”
苏婉清把碗轻轻放桌上:“你打算怎么让他们信?光有这些,他们可以说你造假。”
“那就让他们验。”李慕白把照片一张张摆开,“照片能洗,录音能放,人证也能请。咱们不光要他们信,还得让他们主动站出来说话。”
王铁柱挠头:“可商超那边……王经理可不是好说话的主儿。”
“所以他才好说话。”李慕白笑出声,“越是犹豫的人,越怕担责任。咱们把证据摆得明明白白,他不点头,反倒显得他有问题。”
苏婉清看着他:“你早想好了?”
“从王大虎接过信封那一刻就想好了。”李慕白把磁带轻轻捏了捏,“他以为他在收钱,其实他在交学费——学费交得越痛快,咱们的课上得越明白。”
王铁柱咧嘴:“那我这就去通知老支书?”
“不,你先去供销社印刷组。”李慕白从抽屉里抽出一张纸,“把这东西印五十份,标题就写:《关于青山村蔬菜谣言事件的说明》。落款——青山村生产大队。”
苏婉清一愣:“你让大队出面?”
“个人说话,叫辩解;集体说话,叫声明。”李慕白把纸折好塞进王铁柱手里,“再让老支书准备个公章,明天一早,咱们兵分两路。”
天还没亮透,李慕白已经背着个蓝布包袱走在去县城的路上。包袱是苏婉清连夜收拾的,里面装着照片、磁带、说明文件,还有一小瓶定影液——以防照片被说“后期加工”。
王铁柱负责去国营百货,带着老支书的亲笔信和公章。李慕白则直奔商超,他知道王经理每天七点半准时到岗,开门前总在办公室喝杯浓茶。
他到的时候,王经理正捏着茶杯,眉头拧成个疙瘩。看见李慕白,手顿了顿:“你来干什么?不是说好等通知吗?”
李慕白没说话,把包袱放在桌上,打开,先取出照片,一张张摆开。王经理低头一看,脸色变了。
照片上,王大虎正把信封塞进棉袄,脸上那股得意劲儿,像是刚赢了牌局。第二张,他回头撂话:“下月翻倍。”第三张,烟盒从兜里露出来,上面“县供销社特供”几个字清清楚楚。
“这……这是什么时候拍的?”王经理声音有点发紧。
“昨天早上八点十七分。”李慕白掏出磁带,“要听听他亲口说的吗?‘李富贵说了,这事包在我身上,县报记者那边也打点好了’。”
他按下播放键,王大虎的声音从录音机里传出来,字字清晰。王经理手一抖,茶杯差点打翻。
“你……你这是设套?”
“设套的是他。”李慕白收起磁带,“我不过是把他们说的话,原样还给大伙儿听。”
王经理沉默了半晌,抬头:“可舆论已经起来了,顾客都在问……”
“所以才要现在说。”李慕白把说明文件推过去,“谣言传得快,真相也能追得上。您要是不信,可以找县里技术科鉴定照片和录音,我随时配合。”
王经理盯着文件看了好久,终于开口:“我得跟上级汇报。”
“行。”李慕白收起东西,“等您消息。不过提醒一句——越拖,谣言越旺;越快,损失越小。”
他转身要走,王经理突然叫住他:“李同志……你就不怕他们报复?”
李慕白回头一笑:“我怕啊,所以我才不躲。”
王铁柱那边也顺利。老支书亲自出面,林经理本就对谣言心存疑虑,又见大队公章盖得端正,态度立刻松动。等听完录音,直接拍了桌子:“这是典型的商业诽谤!”
当天中午,商超和国营百货同时接到县供销社通知: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对青山村蔬菜质量及谣言事件展开核查。
李慕白没回家,直接在商超对面的小饭馆里等消息。苏婉清送来午饭,一进门就看见他正用筷子在桌上画路线图。
“你还真把这当作战役打?”她把饭盒打开,是韭菜盒子,还冒着热气。
“本来就是。”李慕白夹起一个,“他们攻我信誉,我守不住,合作社就垮了。现在反攻,得一击致命。”
苏婉清坐下:“王大虎呢?听说他回县城后到处说你认怂,还扬言要入股。”
“扬言越多,破绽越多。”李慕白咬了口韭菜盒子,“人一得意,话就收不住。我等的就是他这张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