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白站在院子中央,皮鞋锃亮的男人正朝他伸出手。他没急着握,反而低头看了眼对方鞋底沾的泥,又抬眼笑了笑:“您这鞋,怕是得回厂里返修。”
对方一愣,随即也笑:“李经理真会开玩笑。”
“不是开玩笑,是实话。”李慕白这才伸手,“咱这地,踩一脚就留下根,想甩都甩不掉。您要是真打算在这儿落脚,得先想好穿什么鞋。”
两人握了手,名字一报,来人是省创投资本的项目经理周正,旁边那位拎包的是法务专员陈文。周正说话带着城里人特有的那种节奏,慢条斯理,字正腔圆,像是每句话都提前排练过三遍。
“我们对贵社的会员模式非常感兴趣。”周正说着,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文件,“这是初步合作意向书,您先过目。”
李慕白接过文件,翻了两页就停住了。纸上密密麻麻全是术语,“优先清算权”“一票否决权”“董事会席位分配”……看得他脑门直跳。他合上文件,笑呵呵地说:“这字儿写得比我们村会计还密,能不能说人话?”
周正一怔,随即调整表情:“简单说,我们愿意注资,但需要一定的决策参与权,确保资金安全。”
“哦,”李慕白点点头,“就是说,钱你们出,事儿你们管?”
“不完全是。”周正语气平稳,“我们尊重您的运营,但重大事项需共同商议。”
李慕白没接话,转身朝屋里喊了一声:“苏婉清,泡茶!”
苏婉清应声而出,端着个粗瓷碗,里面飘着两片茶叶。她把碗往桌上一放,顺手把风投递来的文件往旁边推了推:“我们这儿没功夫茶具,就这大碗喝,您别嫌弃。”
周正看着那碗,嘴角抽了抽,还是端起来抿了一口:“挺好,原生态。”
“原生态是我们唯一的招牌。”李慕白接过话,“会员们图的就是个安心。他们信我们,不是信你们那个‘估值三千万’。”
周正笑了笑:“信任确实值钱,但信任也得变现。我们能帮您快速扩张,打开全省市场。”
“然后呢?”李慕白歪头,“菜种不出来,人招不来,地又不是我们的,扩给谁看?”
“可以租赁土地,机械化种植,统一品牌输出。”周正说得流畅,“您负责执行,我们负责资源对接。”
李慕白听完,慢悠悠地把文件推回去:“行,这事儿我不能一个人定。得开理事会,听听大伙儿意见。”
“理事会?”周正挑眉,“贵社有正式的治理结构?”
“有。”李慕白点头,“一人一票,种地的说了算。”
周正和陈文对视一眼,都没说话。
李慕白接着道:“这样,您要真想合作,咱们先走个流程。我给您三个月的运营数据,您拿回去尽调。等您看明白了,咱们再谈下一步。”
“尽调?”陈文开口,“我们已经有初步评估报告了。”
“那您这报告里,有没有写我们上个月给老刘头家送菜,因为他媳妇坐月子,多塞了把菠菜?”李慕白问。
陈文愣住。
“有没有写王铁柱为了抢收番茄,摔进沟里还扛着筐爬上来?”
两人沉默。
“没有吧?”李慕白笑了,“那您这报告,就叫纸上谈兵。要真合作,得先懂我们这帮人是怎么活的。”
周正脸色微变,但还是保持微笑:“李经理说得有道理。那我们就等数据。”
“不急。”李慕白摆手,“数据得整理,财务得核对,还得过理事会。您给一周时间,我怕是交不出来。”
“那您需要多久?”周正问。
“半个月。”李慕白伸出两根手指,“十五天后,您再来。到时候,数据、账本、会员反馈,一样不少。”
周正犹豫片刻,点头:“行,那就十五天后。”
人一走,王铁柱从墙后蹦出来:“你真要给他们看账?上回信用社看一眼,差点把咱们的家底全抄走!”
“这次不一样。”李慕白把文件拍在桌上,“他们想用专业压我们,我们就用专业回敬。账要给,但得是‘干净账’。”
“啥叫干净账?”王铁柱挠头。
“就是让他们看得懂,又看不出门道。”李慕白咧嘴,“比如,把会员预付款记成‘长期负债’,把临时工工资算进‘管理费用’——反正他们爱看数字,咱们就给他们数字,至于数字背后是啥,让他们自己猜去。”
苏婉清皱眉:“可他们要是真看出问题呢?”
“那就说明他们不是来合作的,是来接管的。”李慕白眼神一沉,“真到那一步,这婚事,咱们不结也罢。”
当天夜里,李慕白趴在桌上,把风投给的合同一条条抄下来。他没上过大学,但现代记忆让他认得这些词。他一边抄,一边拿红笔圈出可疑条款。
“优先清算权”——万一散伙,他们先拿钱走人。
“一票否决权”——大事他们说了算。
“股权稀释机制”——钱越投越多,我们股份越来越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