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您别着急,我一定查清楚。”陈谨握住老太太冰凉的手,“您说的抽屉里的东西,具体是什么?”
“我不知道,他就说放了个U盘,加密的,只有他自己能打开。”老太太抹了把眼泪,“他从小就倔,看见不平的事就忍不住,三年前因为举报村里的污染厂,被人堵过家门口,我劝他别管闲事,他说‘妈,要是咱们都不管,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陈谨心里一阵发酸,刚要再说点什么,手机又响了,这次是纪委书记办公室的电话。他走到走廊尽头接起,书记的声音带着几分严肃:“陈谨,你刚到岗就跑出去了?来我办公室一趟,有个会要开。对了,桌上的举报信你看了吗?”
“看了,书记,正好我也想跟您汇报这事。”陈谨说,“远盛集团的举报信,还有一个环保志愿者昨天在拍园区排污后出了车祸,疑似不是意外。”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书记的声音:“你先别声张,回来开会。远盛的事不简单,市里刚把它列为重点扶持企业,牵一发动全身。”
挂了电话,陈谨回头看了一眼ICU的大门,玻璃后面,李哲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了管子。周明走过来:“怎么说?书记找你有事?”
“要开个会。”陈谨皱着眉,“周明,你帮我个忙,先去李哲家把那个U盘取出来,妥善保管,别让任何人知道。还有,现场的刹车痕迹,你能不能找个懂行的朋友再去看看?比如交警支队的技术科,有没有信得过的人?”
周明立刻点头:“我认识技术科的老王,当年一起在警校培训过,为人靠谱。我现在就去联系他,U盘的事我下午就去办。”
“小心点,别露声色。”陈谨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任何情况随时给我打电话。”
赶回纪委大院时,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陈谨刚坐下,书记就敲了敲桌子:“今天召集大家开会,是因为收到了几封关于远盛集团的举报信,市里很重视,让我们成立专项核查组。陈谨刚回来,对滨海的情况还需要熟悉,就先担任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
坐在主位旁边的一个中年男人抬了抬眼皮,看向陈谨:“我是监察一室的王涛,这次担任组长。陈主任刚回来,可能对远盛的情况不太了解,它可是咱们市的纳税大户,每年贡献十几个亿的税收,核查的时候得把握好分寸,别影响了企业发展。”
陈谨心里一沉,刚要开口,书记就接过话头:“王涛说得有道理,但也不能因为是纳税大户就放松要求。我们既要维护营商环境,也要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不能让任何企业凌驾于法律之上。”
会议开了一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在讨论核查的流程和范围,王涛反复强调“要稳妥,不能打草惊蛇”,陈谨几次想提李哲的事,都被王涛用“先聚焦举报信内容”挡了回去。
散会后,陈谨刚走出会议室,王涛就追了上来:“陈主任,晚上一起吃个饭?我介绍几个朋友给你认识,都是咱们市企业界的人士,对你熟悉情况有帮助。”
“不了,谢谢王组长,我晚上还有点事。”陈谨婉拒,他看得出来,王涛所谓的“朋友”,十有八九和远盛有关。
回到办公室,陈谨把那封举报信又看了一遍,突然注意到打印纸的边缘有一点淡淡的油渍,像是机器维修时沾上的机油。他拿起纸凑到鼻尖闻了闻,除了油墨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化工原料的味道——和远盛化工园区生产的染料味道很像。
“难道送举报信的人是远盛的内部员工?”陈谨心里冒出一个念头。他刚要给周明打电话,询问U盘的情况,门被敲响了。
“请进。”
进来的是办公室的年轻干事小林,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陈主任,这是您的任职文件,还有刚才门卫老张说,有个自称是您老同学的人打电话来,说有急事找您,让您回个电话,叫……叫李哲。”
陈谨猛地站起来,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了:“你说什么?叫李哲?他不是在ICU昏迷不醒吗?”
小林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我……我也不知道,老张就是这么说的。要不我再给门卫打个电话问问?”
“不用,我自己来。”陈谨抓起电话,手抖得几乎按不准号码。拨通老张头的电话,他急声问:“老张,刚才给我打电话的人,具体怎么说的?声音什么样?”
“就是个年轻小伙子的声音,挺急的,说找陈谨陈主任,是老同学,有重要的东西要交给他。我问他叫什么,他说叫李哲,还说您知道他。”老张头的声音带着疑惑,“怎么了陈主任?有问题吗?”
陈谨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ICU里的李哲还在昏迷,怎么可能打电话来?难道是有人故意用李哲的名字骗他?还是说,周明弄错了,出事的不是李哲?
他立刻拨通周明的电话:“周明,你确定ICU里的人是李哲吗?有没有可能认错人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