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望着院中金锅前肃立的人群——七十二双掌心流转金纹,气息相连,宛如一脉同根的古树盘根错节,彼此支撑。
苏晏清静立中央,身影并不高大,却仿佛成了这片天地间唯一的光源。
她未发一言,却让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
小吏悄然靠近,声音压得极低:“大人,七十二灶已燃,百里之内炊烟自发升腾,百姓持柴捧薪,围宅护火……已有三村联名递《共灶帖》,愿承味契、守民间灶脉。”
话音落下,远处村落果然隐隐传来呼喝声,夹杂着孩童敲锣、老人诵契的声响,连绵不绝,似有燎原之势。
奉膳郎闭上眼。
刹那间,风雪扑面。
记忆如刀,割开岁月的封尘——那是他十岁寒冬,冻僵在京城陋巷,意识模糊之际,一碗素心粥送至唇边。
米粒粗粝,汤水清淡,无油无盐,唯有一缕温润回甘从喉头滑入肺腑,暖了将熄的心火。
抬头时,只看见一个少女背影,粗布衣裙,袖口沾着面粉,脚步匆匆,未曾回头。
后来他才知道,那日施粥之人,正是苏晏清。
而今,他手握朝廷律令,奉命剿灭“私传灶术、惑乱纲常”的乱党,带队围宅,铁甲森然。
可眼前这一幕,哪是什么妖言聚众?
分明是千万人沉寂百年后第一次开口说话,用一口饭、一缕火,喊出被压抑已久的尊严。
“火能暖人,也能焚人。”师父的话再度响起。
可若这火,本就是人间该有的温度呢?
他的手腕缓缓垂下,令旗松脱,重重坠地。
“退后三里。”他声音沙哑,却不容置疑,“任何人不得擅闯宅院,不得伤一名灶民。违令者,以谋逆论处。”
身旁亲卫怔住,却无人敢问。
他们从未见过这位冷面奉膳郎如此失态——不是怒,不是惧,而是某种更深的东西,在他眼中碎裂又重生。
夜色渐浓,老宅内外七十二灶齐燃,火焰腾跃如龙,映红半边天穹。
江南大地仿佛被唤醒,村村点火,户户升烟,炊香随风远播,竟引得城中贫民攀墙偷望,泪流满面。
陈民契跪坐堂前,执笔疾书《灶盟录》。
羊皮卷上逐一镌刻七十二人姓名、籍贯、所承之味感,墨迹未干,已有三人主动前来登记续契者名录。
他说不出话,唯有指尖颤抖,每一笔都像在刻进山河骨血。
苏晏清倚在门框边,望着漫天火光,忽然感到舌尖一阵细微刺麻,如同针尖轻扎,又似雪水滴落。
她怔了怔,抬手抚唇——那是一种久违的感觉。
疼痛。
她的金手指正在消散。
那些曾属于她的超凡辨味之力,正顺着金锅流入众人血脉,化为共感共享的民间智慧。
她不再是唯一的“知味者”,而是万千灶心之一。
这是一场献祭,也是一次新生。
身后脚步无声,一件玄色大氅轻轻覆上肩头。
萧决不知何时到来,将她揽入怀中,下巴抵着她发顶,声音低沉如夜潮:“你烧光了自己,点亮了万家。”
她轻笑,眼底映着火焰,也映着远方连绵不断的炊烟:“可火已燃,便不再怕黑。”
话音未落——
西岭方向,一道原本明亮的火光骤然熄灭。
紧接着,第二道、第三道……
黑暗如墨汁滴入清水,迅速蔓延。
门扉猛然被拍响,急促如鼓。
“苏姑娘!苏姑娘开门!”是火引娘的声音,带着哭腔与惊惶,“西岭三灶灭了!梁断契带人砸锅断火,还……还烧了传味册!”
喜欢我靠食谱当上女宰相请大家收藏:(m.38xs.com)我靠食谱当上女宰相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