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归娘走在最前。
她不再年轻,眼角已有细纹,肩背却挺得笔直,像一株熬过寒冬的老竹。
她曾是苏晏清在江南赈灾时收留的流民之女,因天赋异禀能辨百味气息而被选为传人。
十年来,她走遍天下,访厨问灶,将“味契”之道散播民间,织成一张无形之网。
今夜,她是引火者。
“放坛。”她低声下令。
七十二罐灶心土依次摆开,围成一圈,正对小铺中央那口静卧于铁砧上的金锅。
土色各异:有赤红如血,来自西南铁匠炉;有焦黑似炭,取自东海渔家灶底;也有暗褐温润者,出自北方农户常年不熄的暖炕之下。
它们本无关联,此刻却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牵引着,隐隐共鸣。
苏晏清拄杖立于坛前。
她的白发在风中轻扬,身形瘦弱,却站得极稳。
指尖再次抚上金锅,这一次不是试探,而是诀别。
她闭目凝神,残存的那一丝“味契”之力自丹田升起,顺着经络流向指尖——那是她毕生修为所聚,是以味通心、以食动情的秘术根源。
拐杖轻点锅底。
绿纹一闪,如同萤火掠过深潭,旋即湮灭。再无回应。
她嘴角微颤,终是缓缓垂下手。
“它认主的时代过去了。”她低语,声音轻得几乎被风雪吞没,“这锅曾载权谋,也曾蒙冤屈。它听过金殿争辩,也尝过御前毒羹……可如今,它该回去了。”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眼前七十二双含泪的眼睛。
“从今往后,你们是火种,我是灰烬。”
话音落下,天地仿佛静了一瞬。
有人跪下,双手捧土置于坛心;有人低声啜泣,将脸颊贴在冰冷的陶罐上;还有人默默解下随身携带的小刀,在左臂划出一道浅痕,滴血入土——这是古礼,以身为薪,誓续薪火。
烟归娘上前一步,取出火镰,点燃一束干艾。
青烟袅袅升腾,绕坛三周,随即投入中央空位。
火焰跳动起来,映照着每一张虔诚的脸。
翌日清晨,天光微明。
炉火重燃,昨夜的土坛已被清理,唯余一圈淡淡的环形印记,埋入新土之下。
金锅被投入烈焰,铜锡交融,在高温中扭曲、熔化,发出沉闷的呻吟。
最终,它被铸成一口寻常铁锅,黑黢无光,边缘尚带毛刺,挂在了小铺的灶上。
苏晏清亲自淘米、注水、掌火。
第一锅素心粥缓缓煮开,米粒绽裂,乳白浆汁翻涌,香气无声弥漫——这不是御膳房里千锤百炼的“九转回甘”,也不是朝堂宴席上震慑群臣的“绝味引魂”,它只是最朴素的一锅粥,属于寒门百姓、属于街头巷尾、属于每一个清晨醒来便要面对生活的人。
小粥童趴在灶边,贪婪地嗅着:“阿奶,好香啊!我从来没闻过这么香的粥!”
他忽然跳起来,指着村口:“阿奶!有马车来了!”
众人循声望去。
黄尘自远而起,一驾素朴马车缓缓驶来,无旗无幡,连车轮都裹着布条,减去声响。
它停在小铺外十步处,帘子轻轻掀开。
一名男子缓步而下。
素衣布履,身形清癯,眉目沉静。
他不言不语,只望着那块斑驳木匾,唇角极轻微地动了动,似念了一句什么。
然后,他迈步向前,脚步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一院的烟火气。
喜欢我靠食谱当上女宰相请大家收藏:(m.38xs.com)我靠食谱当上女宰相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