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一块浸了墨的绒布,悄无声息地覆盖了猎虎村。铁匠铺后院的小屋内,韩烨借着窗棂透进来的月光,盘腿坐在床沿,指尖轻轻摩挲着膝盖上的旧伤。白天打铁时积攒的疲惫还残留在筋骨里,但他的眼神却异常明亮,像藏着两颗不肯熄灭的星子。
自从在乱坟岗遇到那截神秘的断骨,又在梦中得到谷洪前辈的传承,韩烨的生活就被劈成了两半。一半是铁匠铺的叮当声、林黎的叮嘱、弟弟妹妹的笑闹,属于猎虎村那个平凡的少年;另一半则藏在深夜的寂静里,是《九转玄功》的口诀、《天工造物录》的灵文图谱,以及此刻正困扰着他的《聚灵诀》。
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试图回忆谷洪在梦中的话语。那位来自仙界的青衣修士说,《聚灵诀》是基础中的基础,能让修士更高效地从天地间汲取灵气,转化为自身修为。“炼化灵晶事半功倍”——这句话像钩子一样挠着韩烨的心。他见过村里的修士用灵晶修炼,那微光流转的石头,据说一块就能抵得上普通人数月的苦修。
可现在,他连最基本的引气入体都做不到。
按照《聚灵诀》开篇的记载,修行之初需“澄心净念,观气于外,引气于内”。韩烨试着放空思绪,让意识像羽毛一样漂浮在身体里。起初是纷乱的念头:白天没打好的锄头、林黎明天要去镇上换盐、二丫说想吃山里的野莓……他像赶苍蝇似的把这些念头驱散,一遍遍地默念口诀:“天地有气,无形无质,感之则近,拒之则远……”
不知过了多久,指尖的触感渐渐模糊,耳边的虫鸣声也仿佛隔了层水。韩烨感觉到,周围的空气里似乎真的漂浮着什么东西——不是风,不是尘,而是一种极其细微、几乎无法捕捉的“存在”。
他集中全部精神去“看”。在意识的视野里,那些东西呈现为无数闪烁的光点,像打碎的星星洒落在屋子里。有的是白色,有的泛着淡淡的绿,还有几粒带着微弱的金色,正慢悠悠地在他鼻尖前晃荡。
“这就是……灵气?”韩烨的心跳漏了一拍。谷洪说过,凡界的灵气稀薄,远不及仙界的万分之一,但此刻在他“眼前”,这些光点却密集得像夏夜的萤火虫。
他按捺住激动,继续依照口诀尝试引导。《聚灵诀》说,引气需用“意”,而非蛮力,要像用细线牵住风筝,轻轻拉向自己。韩烨想象着自己的丹田是一个旋涡,正散发着微弱的吸力,同时用意识“推”着那些离得最近的白色光点。
光点晃动了一下,似乎真的被触动了。韩烨屏住呼吸,加大了“意念”的力度。可就在光点要靠近他的皮肤时,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倏地弹开,转眼就混进其他光点里不见了。
一次,两次,三次……他尝试了不同的光点,有白色的,有绿色的,甚至那几粒难得的金色光点也试了。结果都一样——无论他怎么努力,那些灵气光点最多在他身边盘旋两圈,就会毫不在意地飘走,仿佛他的身体是块冰冷的石头,引不起丝毫兴趣。
韩烨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不是累的,是急的。他能清晰地“看到”那些灵气,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可就是抓不住。就像站在河边的人,明明口渴得厉害,却发现自己的手被捆住,只能眼睁睁看着水流淌。
他猛地睁开眼,胸口有些发闷。月光透过窗纸,在地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安静得有些残酷。
“伪灵根……”这三个字像冰锥一样扎进心里。
三个月前的测灵大典上,测灵盘只泛起一层微弱的白光,那是最低等的伪灵根的标志。当时测灵的老修士摇着头说:“孩子,不是修仙的料,踏实过日子吧。”村里人虽然没说什么,但看他的眼神里,同情多过期待。韩烨当时觉得没什么,他本就想着继承吴铁匠的手艺,安安稳稳过日子。
可现在,他手里握着仙界的功法,心里装着谷洪前辈的嘱托,伪灵根的劣势就像横在面前的万丈深渊。
《聚灵诀》的注解里写着,灵根是修士与天地灵气沟通的桥梁,灵根越纯净,对灵气的吸引力就越强。普通的五灵根修士引气入体尚且需要数月,像他这样的伪灵根……韩烨不敢想下去。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掌。白天打铁磨出的茧子又厚了些,掌心那道被断骨划伤的疤痕已经淡成了浅粉色。就是这只手,按在那截神秘的断骨上,引来了谷洪前辈的残魄;就是这具被断定为“伪灵根”的身体,在修炼《九转玄功》时,能感觉到小腹处那丝微弱的热流。
“谷前辈说,我的血脉很特殊,伪灵根定是假象……”韩烨喃喃自语,像是在说服自己。他攥紧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前辈不会骗我。”
他重新闭上眼睛,这次没有急着去引气,而是回忆《聚灵诀》中关于“感应”的部分。口诀说,引气之前,需先与灵气“相熟”,就像认识新朋友,要先知道对方的脾性,而非上来就拉着人家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