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范仲淹心上。他脸色一肃,起身长揖:“臣不敢!陛下锐意求实,臣……愿闻其详!”
(合)
赵祯知道,初步的“忽悠”成功了。他没有急于将“光明液”的军事潜力合盘托出,那太骇人听闻。他选择了一个更基础、也更迫切的切入点。
“既如此,朕便予你一试之机。”赵祯正色道,“朕欲在皇城司下,设一‘效能清吏司’,由你暂领。首批,就先拿这‘光明液’的稳妥制备与宫禁夜间巡防照明改善作为试点,就用朕方才所说的‘明晰管理法’,给朕做出个样子来!人员、经费,朕会让陈忠和配合你。你可能办到?”
将“危险”的石油提炼纳入一个看似为了“提升效率”的新部门管理,并由范仲淹这样的干臣负责,既能推进研究,又能一定程度上规避太后和言官的指责,堪称一步妙棋。
范仲淹深吸一口气,感受到肩上的重担和皇帝话语中的期望,他沉声道:“臣,范仲淹,领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看着范仲淹领命而去时那坚定而充满干劲的背影,赵祯轻轻舒了口气。他终于,成功地在这个古老的帝国官僚机器中,撬开了一丝缝隙,塞进了一点属于现代管理思维的种子。
(悬念结尾)
范仲淹雷厉风行,拿着赵祯的手谕和陈忠和的配合,很快就在皇城司找了个偏僻院落挂上了“效能清吏司”的牌子,并开始按照“项目明晰法”梳理“光明液”的生产流程和宫禁照明改造计划。
然而,当范仲淹首次召见墨衡,要求他提供详细的工艺流程、物料清单和人员配置时,一直表现得沉默顺从的墨衡,第一次露出了些许为难的神色。
“范判官,非是小的推诿,只是此物提炼,多有官家亲自指点之关窍,未得官家明示,小的……不敢擅专。”墨衡垂首说道,语气恭敬,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范仲淹眉头微皱,敏锐地察觉到,这位技艺高超的工匠,似乎对皇帝有着超乎寻常的忠诚,或者说……某种特殊的联系。他与官家之间,恐怕不只是简单的君臣或主仆关系。
这“效能清吏司”的第一道坎,似乎并非来自外界的阻力,而是内部这看似合作,实则隔阂的伙伴。
喜欢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请大家收藏:(m.38xs.com)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