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瞬间集中到了范仲淹身上。范仲淹本人也是浑身一震,他显然也没料到官家会突然赋予他如此重责,而且是这样一个前所未闻、权责模糊却又看似权力极大的新机构。他脸上掠过一丝惊愕,但随即便被一种跃跃欲试的凝重所取代,他深吸一口气,出列躬身:“臣,范仲淹,领旨!”
然而,反对的声音绝不会缺席。
“陛下!臣以为不妥!”一位御史台的老臣颤巍巍地出列,脸色涨红,“祖宗之法,官制自有定制,岂可轻言更张?于六部之外另设衙署,此乃叠床架屋,非但不能提高效率,恐致政出多门,权责混乱啊!”
“是啊陛下,”另一位大臣附和道,“且这‘发展改革委员会’之名,闻所未闻,其职能更是模糊不清,竟可凌驾于各部之上进行‘协调裁决’,这……这将置中书门下、置宰相于何地?此非国家之福!”
质疑声此起彼伏,核心都指向了一点:这破坏了现有的权力结构和运行规则。
(合)
面对汹涌的反对声浪,赵祯早有预料。他没有动怒,只是等声音稍歇,才平静地开口,目光却锐利如刀:
“祖宗立法,亦是为造福天下,而非束缚手脚。若旧制已不合时宜,为何不能变通?”
他看向那位质疑“置宰相于何地”的官员,淡淡道:“王相公日理万机,琐事缠身。朕设此署,正是要为宰相分忧,让王相公能专注于军国大事。至于权责是否混乱……”
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规矩是人定的,职能是朕划的。只要目标明确,章程清晰,有何可乱?莫非诸卿是怕这‘发改委’,查出了某些部门办事不力的实据?”
这一句轻飘飘的反问,却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许多人的心思。底下顿时安静了不少,不少人眼神闪烁,不敢与赵祯对视。
“此事,”赵祯不再给他们反驳的机会,斩钉截铁地说道,“朕意已决!范卿,即刻着手筹备,三日内,朕要看到初步章程与属官名单。”
“退朝!”
他不容置疑地宣布,随即起身,毫不留恋地转身离去,留下一个决绝的背影和一殿神色复杂、心思各异的文武百官。
(悬念)
范仲淹站在原地,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或审视、或嫉妒、或担忧、或期待的目光。他手中仿佛握着一条无形的鞭子,鞭策着他必须前行,但前方的道路却迷雾重重。这“发改委”究竟该如何运作?该如何选拔那些懂得“发展”与“改革”的属官?又该如何面对来自整个旧有体系的巨大阻力?
他微微握紧了拳,目光望向御座后方那扇已经合拢的门,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第一把火”,怕是比他以往经历的任何一次新政,都要难烧得多。
而在散朝的人流中,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臣不动声色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微微颔首。其中一人,正是三朝元老,一向以持重守成着称的吕夷简。他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又恢复了古井无波的状态,随着人流,缓缓步出了紫宸殿。
殿外的阳光正好,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一股新的、更加剧烈的政治风暴,正在这汴梁城的
喜欢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请大家收藏:(m.38xs.com)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