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林清突然现身于此,极有可能是为秦国大军打前站。
不过,鞠武接下来的话让他稍稍安心了一些。
鞠武回禀:“大王,秦国首批进攻的是韩国、齐国和赵国;燕国不在其中。”
“没有我燕国?那太好了!”
燕王喜顿时松了一口气,神情缓和不少。
但鞠武却摇头道:“大王,虽然秦国未先攻燕国,但您认为秦国在灭掉韩、齐、赵三国之后,会放过燕国吗?”
“到那时,大王的燕国同样危在旦夕!”
“大王的性命,也将落入秦国大军掌控之中。”
“所以臣刚才说大王命不久矣,正是此意!”
燕王喜听罢,脸色再次沉了下来。
鞠武所说,确实是实情。
嬴政志在统一六国,燕国终究难逃一劫!
他身为燕王,更不可能幸免。
再加上燕国收容樊於期,公然挑衅秦国权威。
他燕王喜,最终定然性命难保。
想到这里,燕王喜神色焦急,连忙向鞠武问道:“鞠武,我燕国如今该如何应对?”
“能否与韩、赵、齐三国结盟,共同抗击秦国?”
秦国实力强盛,单凭一国之力难以抗衡。
唯有两国,甚至多国联合,方有可能与秦国对抗。
“如今秦国此举,显然有些操之过急。”
“嬴政一次性对三国开战,必定会拖累秦国内政。”
“如此一来,我燕国联合其他几国,必能合力抗秦。”
燕王喜眼中闪过希望之光,仿佛看到了抗秦成功的可能。
然而鞠武却摇头道:“大王,今时不同往日了!”
“放在过去,秦国的行动或许堪称大忌,很容易陷入战争泥潭之中。”
“或许我们几国联手,足以共同抗击秦国。”
“但现在却不行了!”
“为何?”
燕王喜紧皱眉头,满脸不解。
鞠武答道:“有几件事,改变了一切。”
“第一:韩国的情况!”
“韩国的白亦非、姬无夜,以及整个夜幕组织都已覆灭;韩国王室子弟死伤惨重,韩王也已丧命。”
“如今韩国上下陷入一片混乱;军队失去统帅,各自占山为王;君王既死,王位却迟迟未定,大臣之间互相倾轧,百姓人心惶惶。”
“也就是说,如今的韩国已不堪一击。”
“秦国只需派遣数万兵马,便可轻易将其覆灭。”
“这样的韩国,根本无法与我们联合抗秦。”
燕王喜听后点头认同,并未反驳。
因为韩国的现状确实如此。
鞠武继续说道:“第二:秦国内部之事。”
“近来秦国内部发生诸多变故。”
“昌平君勾结农家、罗网刺杀林清、阴阳家介入等等,但如今已全被平定。”
“罗网覆灭、昌平君身亡、阴阳家事件等,不仅未使秦国受损,反而使其内部凝聚如铁桶一般,再难被撼动。”
“秦国办事效率与情报传递,不知提升了多少倍。”
“内部隐患彻底清除!”
燕王喜听了,不由得咽了咽喉咙。
他在其中听到了一个名字:林清!
而鞠武所举的前两件事,都与林清相关。
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接下来的内容恐怕仍与林清有关。
果然!
鞠武说出了第三件事。
“第三:诸子百家伤亡惨重,元气大伤。”
“原本六国除了军队,还有诸子百家等强大势力,足以对抗秦国。”
“但林清屡次打击之下,诸子百家近乎折损过半,自身尚且难保,更无力参与抵御秦军。”
咯噔!!
燕王喜心头一沉,脸色顿时发白。
这第三件事,果然又与林清有关。
随后,鞠武的声音再次响起:“第四!”
“林清!!”
“林清的存在,给了秦国与秦王嬴政足够的底气。”
“林清的武功已是天下第一,并且远不止如此。”
鞠武神色凝重,语气沉沉:“这可是真正的天下第一,近乎无人能敌的存在。”
他脸上浮现出深深的忌惮。
“韩国王城发生的一切,就是最好的证明!”
“白亦非、姬无夜,再加上夜幕一众高手,以及六千多精锐士兵一同围剿林清,却被他一人击溃。”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人数优势对林清来说,几乎无效。”
“他一人可当数万大军,甚至战而胜之。”
“更何况,他曾斩杀东皇太一,其个人实力已至骇人地步。”
“倘若他采取斩首之策,即便在十万大军之中,他也能直取主将,从容离去。”
说到此处,鞠武望向燕王喜,郑重道:“这就是我为何坚持必须除掉林清。”
“只要林清活着,秦国便拥有无穷底气。”
“莫说同时对抗三国,即便同时面对六国与匈奴,嬴政也无需担忧秦国会败。”
“因为一旦战况不利,便可让林清出手。”
“就像今日,他单枪匹马闯入燕国王城,斩杀雁春君、樊於期,又有谁敢阻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