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听外面说:“二奶奶打发平姑娘来了。” 赵姨娘立刻住了嘴,忙擦了擦脸,堆起笑让坐:“你奶奶好些了?我正想去瞧,就是没空。” 李纨问平儿来做什么,平儿嘴角带着笑意:“奶奶说,赵姨奶奶的兄弟没了,怕姑娘奶奶不知旧例,照常例该赏二十两,若姑娘觉得该添,添些也使得。” 探春早已拭去泪痕,脸颊还带着红晕,冷笑道:“又好好添什么?谁不是十月怀胎生的?难道是出兵放马背着主子逃活命的?你主子倒巧,让我开例做好人,拿太太的钱做人情。你告诉他,我不敢添减,别混出主意,要添他自己添去。” 平儿早看出端倪,见探春眉梢带怒,便垂手默侍,不敢像往日那般说笑。
恰巧宝钗从上房过来,探春等忙起身让坐。还没开言,又有一个媳妇进来回话。探春刚哭过,三四个小丫鬟捧着沐盆、巾帕、靶镜过来。探春盘膝坐在矮板榻上,捧盆的丫鬟双膝跪下,高捧沐盆,另外两个丫鬟也屈膝捧着巾帕脂粉。平儿见待书不在,忙上前给探春挽袖卸镯,又拿大手巾掩住她衣襟,探春才伸手盥沐。那媳妇便要回话,平儿眉头一皱,声音沉了些:“你忙什么!没看见姑娘洗脸?先出去等着,二奶奶跟前你也这么没眼色?姑娘恩宽,我回了二奶奶,有你吃亏的。” 那媳妇吓得脸发白,忙陪笑:“我粗心了。” 连忙退了出去。
探春匀脸时,眼角瞟着平儿:“你迟来一步,还有可笑的,吴姐姐办了这么多年事,竟说忘了旧例,我说她回你主子也忘了再找?我猜你主子未必有耐性等。” 平儿笑道:“她这一次,腿上的筋早吓软了。姑娘别信他们,是瞅着大奶奶厚道,姑娘腼腆,才托懒来混。” 又朝门外喊:“你们别撒野,等奶奶大安了再说。” 门外众媳妇忙笑道:“姑娘最明白,‘一人作罪一人当’,我们不敢欺蔽。” 平儿冷笑:“明白就好。” 又转向探春,语气诚恳:“姑娘冷眼看着,二奶奶有没顾及到的地方,你只管添减,于太太有益,也不枉你和二奶奶的情义。” 宝钗和李纨都笑道:“好丫头,怪不得凤丫头偏疼你,倒要找两件事斟酌,不辜负你这话。” 探春嘴角弯了弯:“我一肚子气没处发,正要拿她奶奶出气,偏你来了说这些话,倒让我没主意了。” 便叫进方才那媳妇,媳妇回说:“家学里要支环爷和兰哥儿一年的公费,每位八两,供吃点心买纸笔。” 探春眉头一拧:“爷们都有月钱,环儿的姨娘领二两,宝玉的袭人领二两,兰哥儿的大奶奶领,怎么学里还多八两?原来上学是为这银子!从今儿起蠲了,你回二奶奶,务必免了这一项。” 平儿笑道:“早该免,旧年奶奶就想说,年下忙忘了。” 那媳妇只得应着去了。
这时大观园的媳妇捧了饭盒来,待书、素云抬过小饭桌,平儿忙着上菜。探春道:“你说完话就忙你的去,在这里凑什么。” 平儿笑道:“二奶奶让我来帮忙伏侍姑娘奶奶。” 探春问:“宝姑娘的饭怎么不端来一处吃?” 丫鬟们忙出去传话,探春高声道:“别混支使!那些都是管家娘子,支使她们端饭递茶,连高低都不知道,让平儿去说。” 平儿忙应着出来,众媳妇忙拉住她,用手帕铺在石矶上:“姑娘站累了,歇歇。” 又捧来新茶:“这是伺候姑娘们的,润润口。” 平儿坐下,悄声道:“你们太闹了,三姑娘虽不肯发威,可她撒个娇,太太也让三分,二奶奶都畏她五分,你们别鸡蛋碰石头。” 众媳妇忙道:“都是赵姨奶奶闹的。” 平儿道:“别赖她,你们素日眼里没人,二奶奶若差一点,早被你们治倒了,还总难她,如今别藐视三姑娘。”
正说着,秋纹走来,众媳妇忙问好,劝她歇歇,秋纹笑道:“我可等不得。” 就要进厅,平儿忙叫住她。秋纹回头坐下,悄问:“来问宝玉和我们的月银多早晚领。” 平儿摆手:“今儿别回,回一件驳一件。” 秋纹瞪大眼:“为什么?” 平儿把原委说了:“三姑娘正要拿有体面的人开例立规矩,你们别来碰钉子,不然拿你们作榜样,多臊得慌。” 秋纹伸了伸舌头:“幸而你在,我这就去告诉袭人。” 说着起身走了。
接着宝钗的饭送到,平儿进去伏侍,赵姨娘已经走了,三人在板床上吃饭,宝钗面南,探春面西,李纨面东,众媳妇在廊下静候,只有贴身丫鬟伺候。媳妇们互相使眼色,手心冒汗,悄悄议论:“别安坏主意,吴大娘都讨了没趣,我们更没脸。” 厅内鸦雀无声,连碗箸碰撞声都没有。一会子丫鬟掀开帘栊,抬出饭桌,又捧进沐盆漱盂,待书、素云、莺儿送来茶,待书吩咐小丫头:“好生伺候,我们吃完饭来换你们,别偷懒。” 众媳妇这才安分回话,不敢再轻慢。
探春气渐平,和平儿说起要改革的事,宝钗在旁点头附和。这时王夫人回来,听了探春的举措,眉头舒展,指尖点着桌面:“这孩子竟有这般见识。” 又说起袭人近来瘦得厉害,薛姨妈劝王夫人让袭人配亲,王夫人眉头拧起,指尖攥着帕子:“放她出去怕她寻死,留着又怕老爷不依。” 薛姨妈道:“姨老爷必不肯让守,不如叫她本家说门正经亲事,多陪送些东西,我来劝她。” 王夫人点头:“这个主意好,不然又害了一个人。”
过了几日,贾政回家,众人迎接,叙了别来景况,说起宝玉,贾政据实回奏圣上,圣上赏了宝玉 “文妙真人” 道号。贾珍回说要搬回宁国府,栊翠庵给惜春静养,贾政无话,又问起巧姐亲事,贾琏说许了周家,贾政道:“只要人家清白,孩子肯念书就好。” 贾琏打发人请刘姥姥应了这事。
这时丫头回花自芳的女人来了,王夫人问起袭人亲事,花自芳的女人说城南蒋家有房有地有铺面,姑爷没娶过,人物百里挑一。王夫人愿意,让她应了,隔几日接袭人回去。袭人听说,眼泪打湿衣襟,肩膀耸动:“我若守着,人说我不害臊,若去了,又不是心愿。” 薛姨妈宝钗苦劝,袭人想道:“我死在这里,倒坏了太太好心,该死在家里。” 便含悲叩辞众人,上车回去,见了哥嫂,又哭了一场。
喜欢红楼梦白话文版请大家收藏:(m.38xs.com)红楼梦白话文版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