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麝月、秋纹已带了两个小丫头在园门口等候,见宝玉辞了贾母出来,秋纹接过他手里的笔墨等物,随他进园。宝玉一路念叨:“好热。” 一边走一边摘冠解带,把外面的大衣服脱给麝月拿着,只穿着一件松花绫子夹袄,襟内露出血点般的大红裤子。秋纹见这条裤子是晴雯的针线,指尖摩挲着布料,叹道:“真是‘物在人亡’了!” 麝月拉了她一把,笑道:“这裤子配着松花色袄、石青靴子,越显出靛青的头发、雪白的脸来。” 宝玉在前头走,只装没听见,又走了两步便停住:“我想走一走,你们先回去?” 麝月道:“大白日里怕什么,还怕丢了你?” 命两个小丫头跟着,“我们送了东西就来。” 宝玉道:“好姐姐,等我一会。” 麝月道:“我们手里都有东西,倒像摆执事的,一个捧文房四宝,一个捧冠袍带履,成什么样子。”
宝玉正合心意,便让她们去了,自己带了两个小丫头到山子石后头,悄声问:“我走后,袭人姐姐打发人去瞧晴雯姐姐没有?” 一个小丫头答道:“打发宋妈去了。” 宝玉指尖发抖:“回来说什么?” 小丫头道:“回来说,晴雯姐姐直着脖子叫了一夜,今日早起就闭了眼、住了口,世事不知,只剩倒气的份了。” 宝玉忙问:“一夜叫的是谁?” 小丫头道:“叫的是娘。” 宝玉抬手拭泪,泪水砸在衣襟上:“还叫谁?” 小丫头道:“没听见叫别人。” 宝玉道:“你糊涂,必是没听真。” 旁边一个伶俐的小丫头上前道:“她真糊涂!” 又对宝玉说:“我听得真切,还亲自偷着去瞧了。” 宝玉眼眶泛红:“你怎么敢去?” 小丫头道:“晴雯姐姐素日待我们极好,如今她受委屈出去,我们没法救她,亲去瞧瞧也不枉她疼我们一场,就算被太太知道打一顿也愿受。我拚着一顿打偷着去了,谁知她聪明至死不变,见我去了,睁开眼拉我的手问:‘宝玉那里去了?’我告诉了她,她叹了口气说:‘不能见了!’我劝她等你回来见一面,她笑道:‘你们不知道,我不是死,如今天上少一个花神,玉皇爷叫我去管花儿,未正二刻就上任,宝玉须未正三刻才到家,差一刻见不着。世上该死的人是阎王勾魂,小鬼拿魂,迟延些烧些纸,小鬼抢钱,人就能挨些时辰,我是天上神仙来请,挨不得时刻。’我听了不大信,进屋里看时辰表,果然未正二刻她咽了气,正三刻就有人来叫说你回来了。” 宝玉胸口发闷渐消,嘴角微微上扬:“你不识字不知道,这原是有的,不但一花一神,还有总花神,她是做总花神,还是单管一样?” 小丫头答不上来,恰好池上芙蓉盛开,便见景生情:“我问过她管什么花,她说只可告诉你一人,不可泄天机,说她专管芙蓉花。”
宝玉听了,悲戚渐散,反倒生出几分欢喜,回头望着池上芙蓉,指尖轻抚花瓣:“此花也须得这样的人主管,我就料定她必有一番事业!虽超生苦海,不能相见,也该去灵前一拜,尽这五六年的情意。” 想毕忙回房,麝月、秋纹已送完东西回来,宝玉换了衣服,只说去看黛玉,遂一人出园,往先前探望晴雯的住处来。原以为晴雯的灵柩还在,谁知他哥嫂见她咽气,便回了贾府,希图早得几两发送银子。王夫人闻知,命赏十两银子,又说:“即刻送到外头焚化,女子痨死的断不可留!” 他哥嫂得了银子,催人立刻入殓,抬往城外化人厂,剩的衣裳簪环约三四百金,都自己收了,锁上门一同送殡去了。
宝玉到了门口,见门锁着,胸口一堵,站了半天无可如何,只得复身入园。回房后甚觉无味,顺路找黛玉不在,丫鬟说往宝钗那里去了,宝玉又至蘅芜院,见院内空空落落,东西都已搬出,才想起前日宝钗要搬的话,怔在原地,脊背发僵。转念一想:“不如还是和袭人厮混,再与黛玉相伴,只这两三个人,只怕还能同死同归。” 仍往潇湘馆来,黛玉仍未回,正不知往何处去,忽见王夫人的丫头进来找他:“老爷回来了,找你呢,又得了好题目,快走快走!” 宝玉只得跟着出去,到王夫人屋里,贾政已往书房去了,王夫人命人送他至书房。
彼时贾政正与众幕友谈论寻书之趣,见宝玉、贾环、贾兰进来,便笑道:“临散时谈及一事,真是千古佳谈,‘风流隽逸,忠义感慨’八字皆备,倒是个好题目,大家要做一首挽词。” 众幕友忙问:“系何等妙事?” 贾政道:“当日有位恒王,出镇青州,最喜女色,公馀好武,选了许多美女习武,令她们学习战攻斗伐。内中有个姓林行四的,姿色佳、武艺精,人呼林四娘,恒王最得意,超拔她统辖诸姬,又呼姽婳将军。” 众清客拍案道:“妙极!‘姽婳将军’四字,妩媚风流,真绝世奇文,恒王也是千古第一风流人物。” 贾政笑道:“更有可奇可叹之事。次年,‘黄巾’‘赤眉’馀党乌合,抢掠山左一带,恒王轻骑进剿,两战不胜被戮。青州文武官员都说‘王尚不胜,我等何为’,竟要献城。林四娘得信,聚集众女将道:‘你我蒙王恩,不能报其万一,今王殒身国患,我亦当殒身相报,愿随者同往,不愿者早散。’众女将皆愿从,林四娘带领众人连夜出城,直杀贼营,斩杀几个首贼,贼众见是女子,回戈奋力,将林四娘等尽数斩杀,作成她一片忠心。后来报至都中,天子百官无不叹息,天兵一到贼众化为乌有。只林四娘一节,可羡不可羡?” 众幕友叹道:“实在可羡可奇,原该挽一挽。” 早有人取笔砚,按贾政之言稍改,成一篇短序,贾政看了道:“不过如此,他们已有原序,昨日奉恩旨,察核前代应褒奖而遗落者,无论僧尼乞丐女妇,有一事可嘉即汇送礼部请奖,原序已送往礼部。大家听了这新闻,都要做一首《姽婳词》志其忠义。” 众人笑道:“圣朝无阙事,此乃旷典。” 贾政点头,命宝玉、贾环、贾兰各吊一首,先成者赏,佳者额外加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