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王夫人也到了,一行人往薛姨妈府上去。到了那里,只说惦记着薛姨妈,过来瞧瞧。薛姨妈感激不尽,拉着她们说了些薛蟠官司的近况。喝了杯茶,薛姨妈正要让人去叫宝钗出来,凤姐连忙拦住道:“姑妈不必叫宝妹妹,我们今日来,一则是瞧姑妈,二则也有句要紧的话,想请姑妈到那边商议。” 薛姨妈听了,点点头道:“好,我晚上过去便是。”
当晚,薛姨妈果然如约来到荣国府,见过贾母后,便跟着王夫人进了屋。免不了说起王子腾的死,众人都落了一回泪。薛姨妈擦着泪问道:“刚才我到老太太那里,见宝哥儿出来请安,看着还好好的,不过略瘦些,怎么你们说得那么严重?” 凤姐连忙道:“其实也不怎么样,只是老太太疼孙子,格外悬心。如今老爷又要起身外任,不知几年才能回来,老太太的意思,一来是想让老爷看着宝兄弟成了家再走,也放心;二来也是想给宝兄弟冲冲喜,借大妹妹的金锁压压邪气,说不定病就好了。” 薛姨妈心里本就愿意这门亲事,只是顾虑着宝钗受委屈,道:“这么着也使得,只是还得从长计议,别委屈了宝丫头。” 王夫人便按着凤姐事先教的话,对薛姨妈道:“姨太太如今家里没人主事,不如把嫁妆一概从简,明日就打发薛蝌去告诉蟠儿,一面让宝玉和宝钗过门,一面咱们再想办法给蟠儿料理官司。” 她只字不提宝玉心里只有黛玉的事,又道:“姨太太,既然结了亲,早一天娶过来,大家也早一天放心。” 正说着,贾母差鸳鸯过来候信。薛姨妈见贾母如此着急,又想到薛蟠的官司还得仰仗贾府,只得满口应承下来。鸳鸯回去回了贾母,贾母十分高兴,又叫鸳鸯过来,嘱咐薛姨妈一定要好好安抚宝钗,别让她受委屈,薛姨妈一一答应了。当下便议定,由凤姐夫妇做媒人,诸事从速办理。众人散后,王夫人和薛姨妈这对姊妹,又叙了半夜的话。
次日,薛姨妈回到家,把荣国府那边的商议细细告诉了宝钗,最后道:“我已经应承下来了。” 宝钗低着头,半晌没有言语,过了一会儿,眼泪便无声地落了下来,滴在手背上,冰凉一片。薛姨妈连忙用好言劝慰,说了好些宽心的话。宝钗默默擦干眼泪,起身回了自己房内,宝琴怕她孤单,跟着过去陪她解闷。薛姨妈这才叫过薛蝌,吩咐道:“你明日就起身,一则去打听你哥哥官司审详的事,二则把你妹妹要出嫁的消息告诉他,叫他不用惦记,我已经做主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薛蝌领命起身,去了四日便回来了,回复薛姨妈道:“哥哥的事有转机了,上司已经准了误杀的罪名,一过堂就要题本,叫咱们预备好赎罪的银子。妹妹的事,哥哥说妈妈做主就好,赶着办还能省好些银子,叫妈妈不用等他,该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薛姨妈听了,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一来薛蟠可以回家,二来宝钗的亲事也定了,心里安稳了不少。她看着宝钗虽不像十分愿意,但知道女儿素来孝顺守礼,自己已经应承了,她也不会多说什么。便叫薛蝌:“你去办一份泥金庚帖,填上你妹妹的八字,即刻送到琏二爷那边去,顺便问问过礼的日子,好做预备。咱们也不惊动亲友,你哥哥那些朋友,你也说过都是些混帐人,亲戚里头,也就贾、王两家,如今贾家是男家,王家在京里也没人主事。史姑娘定亲也没请咱们,咱们也不用通知他们。倒是把张德辉请过来,托他多照料些,他年纪大,到底懂事周全。” 薛蝌一一答应,立刻让人把庚帖送了过去。
次日,贾琏便亲自过来见薛姨妈,请了安道:“姨太太,明日就是上好的日子,我今日过来回禀,就定明日过礼吧,只求姨太太不要挑拣。” 说着,便捧过通书来。薛姨妈谦逊了几句,点头应允了。贾琏赶着回去回明贾政,贾政道:“你回老太太说,既然不叫亲友们知道,诸事都宁可简便些。至于过礼的物件,让老太太瞧了就行,不用告诉我。” 贾琏答应着,进内把话回明了贾母。
这边王夫人叫凤姐让人把过礼的物件都送到贾母跟前过目,又让袭人去告诉宝玉。宝玉听了,嘻嘻笑道:“这里送到园里,回头园里又送到这里,都是咱们家的人送,咱们家的人收,何苦多此一举呢。” 贾母和王夫人听了,都笑道:“说他糊涂,他今日倒说得有些道理。” 鸳鸯等人忍不住好笑,只得走上前,一件一件点明给贾母瞧:“这是金项圈,这是金珠首饰,一共八十件;这是妆蟒四十匹;这是各色绸缎一百二十匹;这是四季的衣服,一共一百二十件;外面也没预备羊酒,这是折羊酒的银子。” 贾母看了,都连连说 “好”,又轻轻对凤姐道:“你去告诉姨太太,这些不过是个虚礼,让姨太太等蟠儿出来,慢慢再给宝丫头做新的就是了。至于成亲那日的被褥,还是咱们这边代办了吧。” 凤姐答应着,出来叫贾琏先过去回话,又叫周瑞、旺儿等人,吩咐道:“不用走大门,只从园里从前开的便门送进去,我随后就到。这门离潇湘馆还远,若是被别处的人看见了,嘱咐他们万万不可在潇湘馆跟前提起过礼的事。” 众人答应着,便忙着送过礼的物件去了。宝玉信以为真,以为真的要娶林妹妹,心里十分高兴,精神也比往日好了些,只是说话依旧有些疯傻。那些送过礼的人回来,都不敢提名道姓,上下人等虽都知道了宝玉要娶亲的事,但因凤姐有吩咐,都不敢走漏半点风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