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听了静之的打算,陈福生也没再纠结要不要报警的事。
耽误好几天时间,陈福生中医馆终于重新开业。
静之也在这儿安心住下。
因为妆容跟穿衣风格改变得彻底,隔壁的陈老太甚至以为陈福生换了个女朋友。
隔天过来送青菜,陈老太甚至拉着静之的手跟她八卦:
“以前陈师傅眼光不怎么行,找了个猴赛雷的女人,我看你就挺好。”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的?”
静之满脑袋黑线,扭头看向陈福生。
陈福生摸摸鼻子,对上陈老太八卦的眼神,硬着头皮说:
“陈奶奶,她就是以前那个林静之。”
“没换女朋友啊?”陈老太有些懵逼,眼神转回来,又在静之脸上扫了几眼。
实在尴尬,她把手里还带着水滴的两颗青菜往静之手里一塞,说:
“没换的话,说明陈师傅挺长情,阿静你眼光可以的。”
阿静是谁?
阿静是在叫她吗?
静之接过菜,礼貌对她笑了笑,暗道老太太果然不愧是村头八卦组织的一把手。
这么尴尬的局面,都能被她扯回来。
老太太一走,陈福生坐回柜台后,拿着计算器记账,静之把菜拿回二楼,这才下楼朝陈福生走过来。
两根手指曲起,敲敲他面前的透明玻璃桌面。
陈福生抬头,眼里有着疑惑。
看到她手里的小包裹,疑惑转成了然。
他朝对面街道上立着的绿色邮筒指了指,“我有盯着,邮递员还没来收件,你趁现在没人的时候过去,别让邮递员眼熟你。”
她才不是想问这个。
静之抿了抿嘴,有些不自信的戳戳他手背上的青筋,“阿生,我以前的形象,真的那么让人难以接受吗?”
从账本上移开目光,陈福生抬起头,微微侧着脸思索几秒过后,眼里露出真诚:
“其他人我不知道,你什么样都好,我都能接受的。”
静之:“……?”
谁又跟他调情了?
静之脸上一时烧起来,缩回手朝他哼一声,扭脸跨出门槛,手放到眉上挡着阳光,朝马路对面走去。
陈福生单手撑着脸,微微侧头往外看。
她今天穿得更加休闲化。
深蓝色做旧的背带裤,加上橘红相间的条纹毛衣,长且多的微卷头发被她挽了上去,扎成了一个松松的丸子头坠在脑后。
脸上的平光眼镜依旧戴着。
比起之前红唇大高跟的都市丽人形象,她如今邻家小妹的模样,确实更容易被附近的老人跟小孩接受。
他这儿也因为有她在,周围的邻居也时常围过来了。
她总是被围在人群里,无所适从把手揣进兜里。
老太太们说三句,她才吭一声。
孩子自来熟的拉着她,要跟她玩,还没开始玩起来,她手心就先紧张出了汗。
下至一岁多的,刚学会走路的,上至八十岁,拄着拐的,经过陈福生中医馆,都知道这儿来了个顶顶内向的女孩子。
多说几句就脸红到不会说话,可爱的很,生得又靓。
还是个和陈师傅订了亲的女人。
毕竟,静之和陈福生两人手上的戒指在那次误会以后,就一直戴着了,从未摘下。
大家对他们的姻缘几乎是呈一面倒的祝福趋势。
静之问过陈福生,他没有家人,只有阿车这么一个侄子。
所以相处三十几年的左邻右舍就是他的家人,得到家人认可,这让静之很是安心。
于是那些老人小孩过来拉她说话,她也尽量认真回应,只是依旧没讲两句就红脸。
思索到这儿,陈福生不禁笑笑。
无论做咩变化,她的内在性格,一直都是他喜欢的那种类型。
可真好。
*
说是不让邮递员脸熟自己,静之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刚把信封丢进邮筒,静之就被路过的邻居缠上。
别人笑脸相迎,静之不好直接走掉。
学着陈福生平时的样子,她跟邻居随意寒暄两句,便跟人家说再见,扭头往回走。
转身走过来的时候,陈福生适时垂下脑袋,把眼睛盯回账本上。
没办法,她说过了,在外人面前,不可以一直看她,也不可以牵她手。
当然,更不能亲她,或者抱她。
他本质上性格内向,其实这些事一般也不会在人前去做。
只除了她认真说一些话时(在陈福生眼里,就是撩人心扉的情话),陈福生忍不住悸动的心,会“偷袭”她几次。
静之这么一提,陈福生倒是放松下来了。
除了偶然瞟过来的含情目光,陈福生规规矩矩的跟她住在一起。
静之这辈子本就性格偏冷淡。
白天的这种默契十足的相敬如宾状态,让双方都很放松。
当然,热情似火的甜蜜,全然被他们两个压缩到晚上睡前那一段时间进行(偶然也会发生在午休期间,总有不小心擦枪走火的时候)。
就这样一起和谐的住了半个多月,林家终于受不住她一个又一个重磅线索的投递,派人过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