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朱宸瑄的使者适时地再次出现在金帐前。这一次,带来的不是礼物,而是镇北王的一份正式“邀约”:于大明蓟辽边境,浑河岸边,举行各部会盟,共商草原和平与商路事宜。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
巴特尔盯着那份盖着镇北王金印的文书,脸色铁青。他知道,这是最后的选择。要么去,在谈判桌上争取尽可能好的条件;要么,就可能面临大明与科尔沁的夹击,以及内部可能爆发的叛乱。
权衡再三,巴特尔最终还是带着复杂的屈辱与一丝不甘,同意了会盟。
腊月之初,浑河已然冰封如镜,两岸积雪皑皑。河岸南侧,一座巨大的明军连营矗立,旌旗招展,甲胄鲜明,军容鼎盛。中央一座高大的盟坛已然筑起,四周环绕着象征大明皇权的龙旗和黄罗伞盖。
会盟之日,天气晴朗,阳光照在雪原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朱宸瑄身着亲王戎装,外罩蟒袍,腰佩宝剑,在一众顶盔贯甲的将领簇拥下,登临盟坛主位,气度威严,目光如炬。苏雪凝亦盛装出席,坐于稍侧的帷帐之中,以示王府对此事的重视。
各方势力陆续抵达。科尔沁部首领宝音台吉带着丰厚的礼物,率先到来,与朱宸瑄见礼时态度恭敬中带着一丝盟友的熟稔。其他受到邀请的漠南蒙古中小部落首领也纷纷到来,他们大多对镇北王既敬畏又好奇。
最后,在众多目光的注视下,“苍狼”巴特尔率领着规模受到严格限制的卫队,来到了盟坛之下。他依旧穿着皮袍,腰挎弯刀,脸上的刀疤在阳光下更显狰狞,但眼神中昔日的嚣张气焰已收敛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审慎与压抑。
盟会由王府长史主持。在庄重的礼乐和仪轨之后,朱宸瑄首先起身,声音洪亮,传遍全场。他阐述了大明愿与草原各部和平共处、互通有无的意愿,强调了重启商路对各方的好处,同时也严厉斥责了之前袭击商队、扰乱边境的行为。
“……天道煌煌,人心思安。今日会盟于此,非为耀武扬威,乃为划定章程,共立盟誓!自今而后,草原丝路北道,由大明镇北王府护持,凡遵我规矩,纳我税赋之商旅,无论来自何方,皆受保护!若有再敢劫掠商旅,擅启边衅者,”朱宸瑄的目光如利剑般扫过巴特尔及其随从,“勿谓言之不预也!”
他的话语,带着强大的自信和不容置疑的力量,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
随后,各方首领依次发言。宝音台吉率先表示拥护镇北王,愿与大明永结盟好,共保商路平安。其他部落首领也纷纷附和。
压力,完全集中到了巴特尔身上。他脸色变幻,最终,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他深吸一口气,大步走到盟坛中央,对着朱宸瑄躬身行礼,然后用粗犷的声音,以长生天和大明皇帝的名义起誓:“‘苍狼’部愿遵镇北王号令,自此罢兵,永不侵犯商路,与各部和平相处!”
尽管誓言中带着不甘,但这一步的迈出,标志着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双重失败。
盟誓既成,接下来便是确立具体的章程。王府属官早已准备好详细的文书,明确了商路的管理、税率的制定、纠纷的仲裁、以及各部落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能够享有的权利。其中关键一条便是,设立由镇北王府主导、各部派代表参与的“商路理事会”,负责日常事务协调。
朱宸瑄代表大明,向包括巴特尔、宝音台吉在内的主要部落首领,颁发了特制的金印和盟书。这金印,不仅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更是他们与大明官方贸易、受大明保护的凭证。持有金印者,其商队可在商路上享有优先和安全的通行权。
巴特尔接过那方沉甸甸的金印,心情复杂到了极点。这金印既是对他地位的某种承认,更是套在他脖子上的一道无形枷锁。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随心所欲地在这片草原上驰骋掠夺了。游戏的规则,已经由那位年轻的镇北王,重新书写。
盟会持续了整整一天。当晚,明军大营中举行了盛大的宴会,犒劳各方首领。篝火熊熊,烤全羊的香气四溢,美酒如同河水般流淌。朱宸瑄与各部首领把酒言欢,展现了大国亲王的胸襟与气度,同时也将威严深深植入每个与会者的心中。
苏雪凝在帷帐后,远远看着丈夫在人群中从容应对、挥洒自如的身影,看着他以智慧和力量,将一场可能的连绵兵祸,化为稳固边疆的基石,心中充满了自豪与安宁。
浑河盟会,以金印与盟书为凭,正式将草原丝绸之路北道,纳入了大明镇北王府的管辖与保护体系之下。这不仅是朱宸瑄个人威望的巅峰时刻,更是大明北疆战略的一次重大胜利。它标志着,镇北王府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军事防御,深入到了经济羁縻和政治整合的层面。
“苍狼”暂时收起了利爪,但草原的生存法则从未改变。朱宸瑄知道,和平需要实力来维护,盟约需要利益来巩固。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经此一役,他更加确信,母亲指引的方向,是正确的。这北疆的万里山河,必将在他手中,开创出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局面。
喜欢明朝女官沈清漪请大家收藏:(m.38xs.com)明朝女官沈清漪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