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令人惊讶。对于一名骨折军士,汉医以内服汤药活血化瘀为主,疗程较长;而蒙医则以独特手法复位后,用夹板固定,并外敷秘制草药膏,宣称能大大缩短愈合时间。对于一名水土不服、上吐下泻的商人,汉医诊断为脾胃湿热,用药清热祛湿;蒙医则取出一种味道刺鼻的草根,让患者咀嚼,不过半日,症状竟大为缓解。
事实胜于雄辩。亲眼所见对方医术在某些领域的独到之处,先前心存轻视的双方,态度开始松动。苏雪凝趁机提出,由王府出面,组织人力,协助双方医者,共同编撰一部《北疆常见疾病验方汇编》,要求摒弃门户之见,只记录经实践验证有效的方剂与疗法,并注明来源。这项具体而务实的工作,成为了打破坚冰的关键。
随着《验方汇编》工作的推进,以及日常在医学院诊厅的共同坐诊,胡汉医者之间的隔阂逐渐消融。他们开始互相请教,汉医学习蒙医凌厉的正骨手法和独特的草药知识,蒙医则对汉医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精细的脉诊产生兴趣。医学院的藏书阁内,也开始出现用汉蒙两种文字标注的药材图谱和医理笔记。
更大的考验与机遇随之而来。蓟州以北二百里的一处军屯卫所,突发时疫(疑似鼠疫),患者高烧、咳血,蔓延迅速,卫所人心惶惶,几近失控。消息传来,苏雪凝立刻意识到,这是对医学院成立以来成果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确立其权威的绝佳机会。
她力排众议,亲自协调,组建了一支由汉蒙医者混编的“疾疫防控队”,携带大量根据《验方汇编》及新研究成果配制的药剂与防疫物品,由韩振云派兵护送,火速前往疫区。
防控队抵达后,汉医负责根据病情辨证,确定主方;蒙医则利用其应对草原疫病的经验,负责环境消毒(用特定草药烟熏)、隔离病患、以及指导军户改善卫生习惯。双方通力合作,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疫区救治。
经过近一个月的奋战,疫情终于被控制住,大部分患者转危为安。消息传回,北疆震动。军中将士、边境百姓,尤其是那些曾受益的部落民,对王府、对医学院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医者们用仁心与医术,跨越了族群的界限,赢得了最广泛的尊敬。
“北地医学院”经此一役,名声大噪。它不仅成为了北疆医学研究的中心,更成了胡汉融合的又一坚实纽带。来自草原的学徒开始系统学习汉医理论,汉人医者也深入草原采集药材、研究地方病。医学院编译的汉蒙双语医学科普小册子,通过商队和官府,散发到北疆各地,教导民众基本的防病治病知识。
朱宸瑄与苏雪凝再次来到已初具规模的医学院视察,看着诊厅内胡汉百姓有序候诊,讲堂中学徒们认真听讲,药圃里种植着来自各方的草药,心中感慨万千。
“昔日以刀兵相交,今朝以仁心相待。”朱宸瑄叹道,“雪凝,此医学院之立,其功恐不在定北堡之下。它治愈的不仅是人身之疾,更是族群隔阂之心病。”
苏雪凝微笑颔首:“王爷,医药关乎生死,最能触动人心。以此为契机,胡汉百姓方知,在这北疆天地间,彼此命运相连,福祸与共。这根纽带,源于对生命的共同敬畏,故而坚韧。”
北辰之光,不仅照耀着刀锋与商路,也温暖着病榻与药炉。这源自生命本源的联结,正悄然无声地,为北疆的万世基业,浇筑着最为深厚的根基。
《明朝女官沈清漪》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三八小说小说网更新,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三八小说!
喜欢明朝女官沈清漪请大家收藏:(m.38xs.com)明朝女官沈清漪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