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衍宗的丹堂藏在宗门西侧的药谷深处,四周常年萦绕着淡淡的药香,混杂着晨露与草木的气息,倒比外门弟子居住的喧闹区域清净了许多。只是这份清净,于韩雪清而言,却更像是一种无形的桎梏。
他此刻正坐在丹房的窗边,指尖捻着一枚刚晾晒好的灵草,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藏经阁就藏在那片山峦的最高处,飞檐翘角隐在云海间,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守护着天衍宗的核心秘密。这些日子,他借着学习炼丹的由头,旁敲侧击地向苏婉长老打探藏经阁的消息,可这位面容温和的长老,仿佛对“藏经阁”三个字有着天然的避讳。
昨日午后,他趁着研磨灵药的间隙,状似无意地问道:“苏长老,听闻藏经阁中藏有上古丹经,不知弟子日后能否有机会前去一观?”话音刚落,原本正低头整理丹方的苏婉长老动作微顿,随即抬起头,脸上依旧带着和煦的笑意,却巧妙地转移了话题:“你如今的修为尚浅,先把基础的丹术练扎实了再说。待日后你能独立炼制出三阶以上的灵丹,老夫自会为你申请入阁的资格。”
韩雪清心中了然,知道再问下去也不会有结果,只能压下心头的急切,恭敬地应了声“是”。他低头继续研磨灵药,指尖传来灵草粗糙的触感,心中却满是焦躁。他和夜玄钰潜入天衍宗已有半月,若是再打探不到主上的线索,恐怕会错过最佳的时机。
正思忖间,门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一身月白色内门弟子服饰的夜玄钰走了进来。他今日束着高马尾,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原本就俊朗的面容,因这几分狼狈更添了几分英气。只是此刻,他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眸子,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雪清,借一步说话。”夜玄钰的声音压得很低,目光快速扫过丹房内其他正在忙碌的弟子,示意韩雪清跟他出去。
韩雪清心中一动,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跟着他走出丹房,绕到后院的竹林中。这片竹林面积不大,修竹挺拔,枝叶交错,形成了一片天然的屏障,倒是个说话的好地方。
刚一走进竹林,夜玄钰便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宣纸,展开后,竟是一幅手绘的地图。地图上用墨线清晰地标注着藏经阁的位置,还有几处红点,旁边密密麻麻地写着小字。“我今日在法器房修缮法器时,听到两名内门弟子闲聊,”夜玄钰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兴奋,“他们说藏经阁三层最近在‘整理古籍’,暗剑堂的人每日都会去值守。而且,他们提到每月十五‘月中望’时,三层会存放‘宗门密档’,主上若要与暗线联络,极可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去那里。”
韩雪清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心中的焦躁仿佛被一阵清风吹散。他低头看着地图上的标注,指尖划过藏经阁三层的位置:“明日就是十五,这倒是个绝佳的机会。只是藏经阁守卫森严,尤其是三层,我们该如何进去?”
“我已经摸清了守卫的换班时间。”夜玄钰指着地图上的红点,“亥时三刻换班,中间有半柱香的空隙,这是守卫最松懈的时候。我还偷拿到了一枚内门弟子的临时令牌,可以打开一层的门。二层到三层的楼梯口设有阵法,据说是用冰系灵力布下的,正好是你的擅长。”
韩雪清点点头,心中已经开始盘算行动的细节。可不知为何,一股莫名的不安却悄然爬上心头,像一根细小的针,轻轻刺着他的神经。他皱了皱眉,试图将这股不安压下去,只当是太过紧张所致。
两人约定好当晚亥时在丹堂后门集合,便各自散去。韩雪清回到丹房,却再也无法静下心来炼制丹药,脑海中反复回放着夜玄钰的话,那股心绪不宁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晚饭时分,丹堂的弟子们都聚集在饭堂用餐,韩雪清正低头扒着碗里的灵米饭,忽然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是赵小乙,那个在外门时就经常跟在他和夜玄钰身后的少年。
赵小乙显然是跑急了,脸上满是汗水,他四处张望了一圈,看到韩雪清后,眼睛一亮,快步跑了过来,趁着众人不注意,偷偷塞给韩雪清一个皱巴巴的纸团。“林砚哥,”赵小乙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慌张,“刚才有个戴银色面具的人找你,没见到你就走了,留下这个给你。”
韩雪清心中一紧,指尖捏着纸团,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蔓延开来。他不动声色地将纸团塞进衣袖,对赵小乙道了声谢,待赵小乙离开后,便借口身体不适,提前离开了饭堂。
他快步回到自己的房间,反手关上门,又布下了一道简易的隔音阵法,这才小心翼翼地展开纸团。纸团上只有一行潦草的字迹,墨色还未完全干透,显然是刚写不久:“藏经阁三层有你想要的东西,亥时三刻,别迟到。”
字迹陌生,笔锋凌厉,透着一股刻意的引诱,仿佛在暗处有一双眼睛,正紧紧地盯着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