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沧澜沉默良久。他见过朝廷的腐朽,见过官军的无能,也见过海商的苟且。可他从未见过这样一个地方——穷而不馁,弱而图强,荒芜中竟生出如此气象。他看着那正在铺设的铁轨,看着那用“海凝土”浇筑的防波堤,看着工人们眼中燃烧的信念,终于动容。 “林帅,”他单膝跪地,抱拳道:“郑沧澜,愿率部归附。从此,沧海为家,北境为国。我等愿为北境之狼,巡猎四海!”
一个月后,十五艘大小船只破浪北上,两百余名经验丰富的船员、水手、炮手、舵手、了望手、木匠、缆工,连同家眷三百余人,全体迁入星火港。
他们带来了船只,带来了航海日志,带来了南洋海图,带来了修补帆缆的技术,更带来了对海洋的敬畏与驾驭。他们的船队中,有三艘“沧澜级”炮舰,装备十八门火炮,是当时北境唯一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战舰。
这支队伍被林烨亲自命名为——“海狼营”,取“海上之狼,迅疾如风,凶猛如潮,昼伏夜出,猎于深蓝”之意。郑沧澜任统领,直属统帅部,享有与铁骑营同等地位。他们的船只被编为“星火舰队”雏形,停泊于新建成的深水码头,船身刷上北境黑底银狼旗,桅杆高扬,猎猎作响,宛如一支从海上传说中走来的幽灵之师。
星火港,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一批主人。
林烨下令:
在港口最高处设立“海图阁”,由郑沧澜主持,整理南洋、东海、西海海图,绘制“北境航海志”,并设立“星象观测台”,记录风向、潮汐、星位;
成立“水师学堂”,教授航海术、炮术、气象学、船舶维修、信号旗语,首批学员从海狼营子弟与北境青年中选拔,实行“师徒制”,三年为一期;
在山体中开凿“隐秘船坞”,可容纳十艘中型战舰,配备滑轨与起重架,顶部以伪装植被覆盖,战时可迅速启用;
推行“海员工分制”,出海航行、测绘、护航皆可计分,兑换土地、爵位、子女教育资格,甚至可申请“海疆封地”;
命格物院研发“航海罗盘”与“六分仪”,提升远洋定位能力,并试验“蒸汽动力船”模型,为未来铁甲舰队奠基;
与高昌、漠北诸部建立“海陆联运”通道,星火港为出海口,铁路为动脉,形成“北境—高昌—西海”贸易圈,输出钢铁、火器、机械,输入香料、药材、棉布;
设立“海狼祭典”,每年冬至举行,纪念首批海员抵达,激励后人向海图强。
——星火港,不再是荒湾,而是北境的“海之眼”,是眺望世界的窗口。 ——海狼营,不再是流寇,而是未来的“海之剑”,是守护海疆的利刃。
而林烨知道,这仅仅是向海图强的第一步。 当有一天,北境的铁甲舰劈开万顷波涛,当星火港的灯塔照亮远洋航线,当“北境制造”的商船驶向南洋诸国时,人们会记得,这一切,始于一个荒凉的海湾,始于一位工匠的坚持,始于一位海将的归附。
——海风已起,铁锚已落。
——北境的航船,正缓缓驶出港湾,驶向那片曾被遗忘的蔚蓝。
——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生存; ——不是为了掠夺,而是为了通商;
——不是为了荣耀,而是为了未来。
——荒湾不荒,因有星火燎原。
——海狼不孤,因有归途可依。
——北境向海,非为掠夺,
——而为生存,为未来,为那片属于自己的蔚蓝。
——航程已启,
——风正帆悬,
——星火港的灯火,
——终将照亮整个时代,
——并点燃,那属于北境的
—— ——星辰大海。
喜欢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请大家收藏:(m.38xs.com)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