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科技跃迁,电磁初鸣现曙光
南洋的 “扬威级” 正追着荷兰舰队打,西南的赵铁柱也准备好收拾黑苗土司。
全天下都盯着这两处,没人留意汴梁格物院一间挂着 “电磁实验禁地” 的屋子,正憋着个能改时代的大突破。
实验室里,煤油灯昏昏晃晃,墙上贴满公式草图。空气里全是铜味、焦糊味、酸腐味,难闻得很,可屋里的人压根没在意。
墨衡坐在木桌前,眼睛红得像兔子,下巴冒青胡茬。手里攥着张画线圈磁铁的图纸,边角卷得不成样,还沾着油污汗渍。
这是他和团队熬的第三个通宵。
半个月前,林烨说 “让磁铁和线圈动起来能生电”,所有人都觉得扯 —— 这比炼金术还玄。
可按林烨给的草图做出简易装置,摇动手柄时,连线圈的小灯泡真亮了一下,所有人都疯了。
从那天起,他们就泡在实验室里,改线圈、换磁铁、调电流,想让那 “一下” 的亮,变成持续的光。
“先生,铜线又烧断了。” 助手小周跑过来,手里捏着截黑铜丝,脸拉得老长,“这是今天第十八根了,铜线纯度已经最高,还是撑不住大电流。”
墨衡接过铜丝,灯下瞅了瞅,断头还冒烟。他皱眉:“不是铜线的事,是伏打电堆电流不稳,忽强忽弱才烧的。”
他走到墙角,那儿放着个半人高的伏打电堆,几十节锌片铜片泡在电解液里,连着实验装置。这是现在最强的电源,可离稳定电流差远了。
“能有更稳的电源就好了。” 另个助手小李叹气,“现在实验,电流跟过山车似的,强了烧线,弱了连电弧都出不来。”
墨衡没说话,走到实验台旁。台上摆着最新改的装置:直径两尺的圆形铁芯,绕着三层细铜线,线圈两端接两个隔半寸的黄铜球;
铁芯下面,两块马蹄形强磁铁用铁链吊着,能随手柄转上下动。
这已是第五版装置,前四版不是电流弱,就是只出瞬间电火花,没法持续。
“再试一次。” 墨衡撸起袖子,握住缠麻绳的手柄,“小周记数据,小李盯着黄铜球,有情况马上说。”
“好!” 两人赶紧就位,小周拿纸笔,小李睁大眼睛盯着黄铜球。
墨衡深吸一口气,使劲摇手柄。
“吱呀 ——” 手柄转的声音在安静的实验室里特刺耳。随着转动,铁芯下的磁铁也上下动,和线圈产生相对运动。
一秒、两秒、三秒……
黄铜球没半点动静,连火花都没有。
小李眼神慢慢暗了,小周的笔也停了,屋里只剩手柄 “吱呀” 响,还有众人的喘气声。
“先生,要不歇会儿吧?” 小周犹豫着开口,“您三天没合眼,再熬身体扛不住。”
墨衡没停,摇得更用力,额头青筋都鼓了。他盯着黄铜球,眼里透着倔:“再摇会儿,再快点,说不定就成了。”
他记得林烨说过 “相对运动越快,感应电流越强”,现在速度不够,再快些!
手柄转得越来越快,“吱呀” 变 “嗡嗡”,墨衡脸涨通红,汗顺着脸往下滴,砸在地上溅水花。
突然!
“啪!”
一声脆响,实验室瞬间不闷了!
所有人的目光全钉在黄铜球上 —— 一道细得像发丝,却亮得刺眼的白色电弧,跟跳着的小精灵似的,从左边黄铜球窜到右边!
电弧足足持续两秒才灭,可那瞬间的光,把实验室照得跟白天似的,墙上公式都看得清清楚楚!
“电…… 电弧!是持续的电弧!” 小李先是愣了,接着尖叫,声音都变调,手里的记录本 “啪嗒” 掉地上,只顾着指黄铜球,浑身抖得厉害。
小周也站起来,眼睛瞪得溜圆,嘴里念叨:“成了…… 真成了…… 咱们真做出能持续生电的东西了!”
墨衡停下手柄,大口喘气,手还微微抖。他看着黄铜球,刚才电弧闪过的地方,还留着淡淡的焦痕。
他走过去,小心摸了摸线圈,线圈有点烫,这是电流流过的证明。
“快记数据!” 墨衡反应过来,声音哑却有力,“线圈三百八十匝,磁铁十二斤,转速每分钟两百转,电弧半寸长,持续两秒…… 所有数据都记,一点别漏!”
小周赶紧捡记录本,笔写得飞快,字歪歪扭扭也不管,生怕漏了细节。
接下来一个时辰,他们又试了三次,每次都出持续电弧,最长的一次居然撑了五秒!
“先生,给这东西起个名吧?” 小李兴奋地说,“有了它,以后生电不用靠伏打电堆了!”
墨衡想了想,笑了:“林陛下之前说过‘把机械能转电能的叫发电机’,咱们这台靠手摇,就叫‘手摇式直流发电机’。”
“好名字!” 众人齐声叫好。
可墨衡心思飘远了,他突然想起林烨另句话 ——“电能也能转机械能”。
“小李,把细铜丝绕的小线圈拿过来。” 墨衡突然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