汜水关易主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震动了整个洛阳朝廷,更深深刺痛了相国董卓的神经。
相国府大殿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董卓肥胖的身躯因愤怒而微微颤抖,他一把将手中那份加急军报撕得粉碎,掷于地上,咆哮声震得殿瓦簌簌作响:“废物!华雄这个废物!连个小小的汜水关都守不住!竟被一无名小儿半日攻破!他还有脸逃回来?给咱家拖出去砍了!首级传示各军!”
殿下文武噤若寒蝉,无人敢在这个时候触怒这头暴虐的雄狮。华雄败退回洛阳,因肩伤失血过多,本就奄奄一息,再经此令,直接便被拖出殿外斩首,成了董卓泄愤的牺牲品。
“义父息怒。”一员将领出列,声如洪钟。众人看去,只见此人身高九尺开外,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杆方天戟,正是董卓的义子,号称“飞将”的吕布吕奉先!他面容俊伟,眼神却带着一股睥睨天下的傲气与戾气。
“那华雄徒有虚名,丧师辱国,死不足惜。”吕布语气淡漠,仿佛在说一只蝼蚁,“关东群鼠,看似势大,实则各怀鬼胎,乌合之众耳!请义父赐我精兵五万,布亲往虎牢关,定将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张圣小儿,连同关东群鼠,一并碾为齑粉!扬我西凉军威!”
他话语中充满了绝对的自信与杀意,仿佛虎牢关外的数十万联军,不过是土鸡瓦狗。
董卓见吕布请战,怒气稍缓,他对这个义子的勇武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吾儿奉先有此雄心,咱家心甚慰!好!就与你精兵五万,李傕、郭汜为副将,即日兵发虎牢关!咱家要在洛阳,等着你献上那张圣,还有袁绍、曹操等贼酋的人头!”
“义父放心!布,去去便回!”吕布拱手,眼中战意熊熊燃烧。他早就听闻张圣麾下有一白袍小将赵云,连败华雄,枪法精奇,心中已存了较量之意。至于那所谓的“古怪手段”,在吕布看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皆是虚妄!
就在吕布点齐兵马,浩浩荡荡开出洛阳,奔赴虎牢关的同时,酸枣联军大营内,也因张圣的惊人胜利而暗流汹涌。
袁绍大帐中,气氛微妙。张圣的胜利,固然提振了联军士气,但也狠狠打了袁绍这位盟主的脸,更让张圣的声望急剧攀升,已隐隐有凌驾于各路诸侯之上的趋势。这是袁绍绝不能容忍的。
“盟主,张圣虽侥幸取胜,然其麾下不过五千,又经血战,想必已是强弩之末。那虎牢关乃洛阳东面最后屏障,董卓必遣重兵把守,吕布骁勇,天下皆知。不若令张圣所部暂驻汜水休整,另派大军前往虎牢,以防有失。”说话的乃是冀州牧韩馥,他素来依附袁绍。
袁术也阴恻恻道:“正是!岂可让一小儿专美于前?我麾下大将纪灵,亦渴望建功!”
曹操眉头微皱,出言道:“本初兄,张校尉新胜,士气正旺,且其军械之利,诸位有目共睹。冒然换将,恐伤士气,不若令其继续为先锋,我等大军随后接应,方为上策。”
袁绍沉吟不语。他既不想让张圣再立大功,又忌惮吕布之勇,希望有人先去消耗。正犹豫间,忽有探马来报:“禀盟主!董卓已遣吕布为主将,李傕、郭汜为副,率精兵五万,进驻虎牢关!”
“吕布!”帐中不少人倒吸一口凉气。吕布勇名,早已传遍天下,虎牢关天险,加上这尊杀神,顿时让许多诸侯心生怯意。
袁绍眼中精光一闪,瞬间有了决断,他看向曹操:“孟德所言有理。张校尉勇锐,正堪大任。即传我令,命讨逆校尉张圣,速率所部进军虎牢关,伺机挑战,挫动敌军锐气!我等大军,随后便至,以为后援!”
这分明是又将张圣推到了最危险的境地,去直面吕布的兵锋!
曹操心中暗叹,知袁绍心意已决,无法再劝。
军令很快传到汜水关。镇海军众将闻讯,皆露愤慨之色。
“袁本初欺人太甚!”赵铁柱(留守渤海,此为传讯兵转述)听闻后勃然大怒,“让我军连续为先锋,直面吕布,他却在后观望!分明是想借刀杀人!”
黄忠亦是面色凝重:“主公,吕布勇武,冠绝天下,绝非华雄可比。兼有雄关之利,五万西凉精锐,此战……凶险异常。”
赵云虽不惧吕布,但也知此战艰难,抱拳道:“主公,是否暂缓进军?待联军主力抵达,再行商议?”
张圣看着案上的军令,脸上却并无意外之色。袁绍的反应,早在他预料之中。他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帐下诸将,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袁本初之心,路人皆知。然,虎牢关,我军必打!吕布,亦必要会一会!”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落在虎牢关上:“此战,非为袁本初,乃为我渤海镇海军正名!要让天下人知道,即便没有联军后援,我镇海军,亦能独当一面,撼动天下雄关!吕布虽勇,我何惧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