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天色依旧墨黑,只有东方那抹鱼肚白顽强地扩大了一丝。小院后门悄无声息地打开,影卫如同融入夜色的影子,出现在门口。他没有多言,只是对溥仪做了一个“准备好了”的手势。
溥仪看着影卫高大沉稳的背影,又看了看自己这双短小的腿和疲惫的身躯,很自然地开口道:“影卫,朕……我走不快,这路途不近,恐怕需要你背负一程。”他刻意放低了姿态,用了“我”字,此刻不是摆皇帝架子的时候。
影卫似乎早有预料,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半蹲下身,将宽阔坚实的后背朝向溥仪:“是,属下遵命。”
溥仪在小德张的帮助下,趴到了影卫的背上。影卫的身体温暖而稳定,动作轻柔却充满力量,用一条宽布带将溥仪稳妥地固定在自己背上,确保不会滑落。另一名黑衣人则同样背起了依旧有些胆怯的小德张。
“走。”影卫低喝一声,身形一动,便如同狸猫般窜出了小院,融入错综复杂的胡同阴影之中。
趴在影卫背上,感受着耳边呼啸而过的寒风和身下稳健的起伏,溥仪的心稍稍安定。他仔细观察着影卫的行进路线。他们并非直线前往紫禁城,而是不断在狭窄、肮脏、罕有人至的胡同里穿梭,有时甚至需要翻越一些低矮的、废弃的院墙。影卫对北京城这些犄角旮旯的熟悉程度,令人咋舌,显然经过了长期的踩点和准备。
这也让溥仪对孙文组织的能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能在清廷统治的核心区域,经营出如此隐秘的交通线,其渗透力和执行力绝非寻常。
一路无话,只有急促而轻微的脚步声和衣袂破风声。溥仪紧紧闭着嘴,避免吸入太多冷风,心中却在飞速盘算。孙文提醒他要稳住基本盘,首要的就是确保自身安全和太后懿旨的权威。回宫之后,第一步该怎么做?
直接亮明身份,大张旗鼓地回去?不行,那样太被动,等于告诉所有潜在的敌人“我回来了,你们可以继续动手了”。必须悄无声息地回去,然后……打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那么,回去的第一站,不能是养心殿!那里目标太大,眼线太多。应该去一个相对安全,又能迅速掌控局面的地方……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隆裕皇后那张惊慌失措的脸。虽然这个女人懦弱无能,容易被利用,但她是名义上的太后(此时应为皇后,但溥仪已即位,隆裕实际具有太后地位),是后宫之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正统。而且,经过昨夜养心殿的惊吓,她此刻必然如同惊弓之鸟。如果能先控制住她,或者至少取得她表面上的支持,利用她来发布懿旨,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就去储秀宫!隆裕皇后目前应该在那里处理慈禧的丧仪后续!
就在溥仪打定主意时,影卫的脚步突然慢了下来,随即猛地停住,蹲伏在一处高墙的阴影里,同时抬手示意后面背负小德张的同伴停下。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没有发出丝毫多余的声音。
“怎么了?”溥仪压低声音问道,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影卫没有回头,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前方胡同的拐角处,声音凝重的如同结了冰:“前面有动静,是官兵,人数不少,像是在设卡盘查。”
溥仪的心猛地一沉!设卡盘查?在这个时辰,在这种偏僻的胡同?目标是谁?难道他们的行踪暴露了?
“能绕过去吗?”溥仪急问。
影卫微微摇头,眉头紧锁:“这条是最近的必经之路,绕行需要多花半个时辰,而且另外几条路……未必安全。”
时间不等人!他在宫外多滞留一刻,宫内的变数就多一分!万一奕匡的党羽趁机在宫内发难,伪造他“失踪”或“遇害”的消息,那就全完了!
“冲过去?”背负小德张的黑衣人低声问道,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短刃上。
“不行,”影卫立刻否定,“对方人数不明,且有准备,硬闯风险太大,一旦缠斗,后果不堪设想。”
前有堵截,后无退路?难道刚离开狼窝,又要陷入绝境?
溥仪强迫自己冷静,大脑飞速运转。官兵设卡……是谁的人?九门提督乌珍?还是步军统领衙门赵秉钧?或者是……其他势力?
“影卫,”溥仪忽然问道,“这些官兵,看号衣是哪个衙门的?状态如何?”
影卫仔细观望了片刻,低声道:“看号衣……像是步军统领衙门的人。状态……似乎有些松懈,不像是有明确目标,更像是在执行例行公事般的封锁。”
步军统领衙门?赵秉钧的人?例行公事?
溥仪眼中精光一闪。赵秉钧……这个人立场暧昧,但与奕匡肯定不是一条心。他昨夜刚和奕匡撕破脸,现在派人设卡,是为了抓自己向奕匡表功?还是……在寻找什么?或者,这只是奕匡党羽假借他的名义行事?
赌一把!赌赵秉钧至少目前还不敢明目张胆地背叛皇权!
“影卫,放我下来。”溥仪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