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东海之滨的人族,在《武典》的滋养下,如同久旱逢甘霖,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
习武之风,席卷每一个部落,每一个角落!
狩猎的队伍,不再仅仅依靠蛮力与简陋武器。
他们或掌风刚猛,隐隐有龙吟之声;或腿影如风,快逾奔马;或指劲凌厉,隔空碎石;或身法飘忽,于妖兽群中穿梭自如!
降龙十八掌的霸道!风神腿的迅疾!六脉神剑的精准!凌波微步的玄妙!易筋煅骨篇的坚韧!
种种神功绝技,在妖族精血的催化下,被人族勇士们迅速掌握、精进!
人族聚居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张!
原本的几处聚落,如同滚雪球般壮大。
人口繁衍,生机勃勃。
短短数百年间,竟已超过百万之众!
百万人口,再非昔日可比。
自然而然地,人族分成了十几个大型部落。
依山而居者,称山岳部。
傍水而渔者,称沧浪部。
平原狩猎者,称逐风部。
……
部落之间,或有小摩擦,但在“圣师”与“圣贤”的威名震慑下,在大敌当前的共识下,总体维持着和平与交流。
道玄的名号,在人族中早已超越了“圣师”。
那三千巨石矗立的“武林”,成了人族心中的武道圣地!
道玄,便是开创此无上武道,指引人族自强之路的源头!
“武祖!”
这个尊号,伴随着人族勇士的每一次怒吼,每一次胜利,响彻东海之滨!
武祖道玄!
然天道运转,玄妙非常。
《武典》三千门武艺,几乎人人修炼,各有所长。
但每一门武艺,总有一人,天赋异禀,气运加身,仿佛天生为此道而生!
他们将自身武艺修炼至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境!
举手投足,招式已不拘泥于形,深得其中三昧神韵!
更令人惊叹的是!
当这三千人将各自武艺修至大成圆满之际,冥冥中仿佛打破了某种桎梏!
轰!轰!轰!轰!
一股股强横的气息,从人族各大部落中冲天而起!
并非法力波动,而是纯粹到极致的气血之力!是凝练如实质的武道意志!是筋骨齐鸣、气血如汞的磅礴生机!
这三千名将各自武艺修至巅峰的武者,竟在武艺圆满的刹那,水到渠成般——
以武入道!
气血贯通天地桥,意志引动地脉煞气淬体,肉身发生不可思议的蜕变!
一股淡淡的、却无比精纯的仙灵之气(更准确说是武道真元)在他们体内滋生!
地仙之境!
武道地仙!
虽无元神出窍之玄妙,却拥有远超同阶地仙的强横体魄与近战搏杀之力!
道玄立于山巅,神念笼罩人族大地,瞬间便明了其中关窍。
他掐指推算,天机虽晦涩,却有一线灵光显现。
“原来如此!”
道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笑意。
“此非偶然,乃人族武道气运勃发,天道感应,降下三千气运之子!”
“如同道祖紫霄宫三千客,各得大道一缕真传!”
“亦如后世孔圣门下三千贤者,教化之功泽被万世!”
“此三千人,便是吾武道一脉,承前启后之基石!”
既是气运所钟,道玄自不会吝啬。
他虽不传仙法,却开始定期在无名山峰之巅,面向整个人族,开讲“道”!
非修炼功法,而是阐述天地至理,万物运行之机,搏杀争斗之本,意志淬炼之要!
声音不高,却如同大道纶音,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族耳中,尤其是那三千武道地仙心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武道,非争勇斗狠,乃自强护道之术!心正则拳正,意坚则力强!”
“观水之柔,可悟卸力化劲;观山之稳,可悟不动根基;观风之疾,可悟身法变幻;观火之烈,可悟气血爆发!”
“洪荒万物,皆可为师!”
道玄讲道,深入浅出,将天地自然与武道修行完美结合。
那三千武道地仙,听得如痴如醉,每每有茅塞顿开之感,对自身武道的理解更上层楼!
他们看向山巅那道青衫身影的目光,充满了狂热与孺慕,如同弟子仰望恩师!
虽无师徒之名,却有传道授业解惑之实!
道玄看着下方那三千道气息日益精纯、眼神愈发坚定的身影,心中那点恶趣味又冒了出来。
“啧啧,道祖有三千红尘客,孔圣有三千弟子,我道玄今日也有武道三千地仙听道!这排面,够大!”
他甚至恶趣味地想着,要不要给这三千人发个“武道地仙证”什么的…
然而,文明的进程,总伴随着新的困惑。
这一日。
一个面容愁苦、身形略显单薄的青年,跋涉而来,跪倒在道玄静修的山峰之下。
他并非那三千地仙之一,只是一个普通部落里,负责照顾老弱的青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