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宗的清晨,是在悠扬的钟声中开始的。
林昭换上了那身灰色的外门弟子服饰,质地普通,却比他自己缝制的兽皮衣物要舒适不少。他推开石屋的木门,清冷的空气夹杂着远比青岚镇浓郁的木灵之气涌入肺腑,令人精神一振。
杂役区已然活跃起来。不少外门弟子行色匆匆,或前往各处执役,或赶往传功堂听课,或结伴前往任务堂寻找合适的宗门任务。大多数人脸上都带着一种属于年轻修士的朝气与对未来的期盼,当然,也少不了竞争带来的紧迫感。
林昭按照昨日陈风告知的路线,随着人流,走向位于半山腰的传功堂。
传功堂是一座宏伟的青石大殿,可容纳上千人同时听讲。此刻,大殿内已坐下了数百名外门弟子,大多是锻体境的修为。讲坛上,一位面容清癯、身着青色长老服饰的老者盘膝而坐,闭目养神,气息渊深,赫然是一位灵元境的长老。
林昭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目光扫过大殿。他看到了陈风、赵明和柳晴,他们三人坐在靠前一些的位置,伤势似乎好了不少,见到林昭,都微笑着点头示意。林昭也微微颔首回应。
除了他们,他还注意到有几道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了片刻,带着审视、好奇,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林昭不动声色,将那些面孔记下。初来乍到,低调蛰伏才是上策。
辰时正,钟声再响。
讲坛上的长老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平和却自有威严,扫过下方众弟子,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今日,讲《基础引气诀》第三转气血搬运之精要,与《青木剑诀》起手式‘春风拂柳’的灵力运转关联。”长老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道法自然,引气非蛮力汲取,需心神契合天地,意念引导灵机……”
长老开始深入浅出地讲解。他所讲的内容,对于林昭而言,大部分都属于基础范畴。《基础引气诀》的运转远不如《混元启灵篇》精妙深奥,《青木剑诀》的起手式在他融合了现代格斗理念和《破军拳》精髓的眼光看来,也略显刻板。
然而,这位长老的讲解,却着重于“意”与“法”的结合,强调心神感应与灵力运转的微妙协调。这对于一直独自摸索、更多依靠本能和铁牌辅助的林昭来说,恰恰是现阶段最需要弥补的短板。
他听得极为专注,结合自身对混沌意境的感悟,以及“战神之影”气旋的特性,去理解、印证长老所讲的每一个细节。他发现,当自己以混沌意境去模拟、推演那“春风拂柳”的灵力运转时,原本略显呆板的剑招,仿佛被注入了灵魂,多了无数种变化的可能,威力似乎也能倍增!
“原来如此……宗门传承,贵在体系与意境的传承,而非单纯招式的灌输。”林昭心中有所明悟。他开始调整自己的修炼思路,不再仅仅追求力量的积累和招式的凶猛,也开始注重对“道”与“理”的理解。
“……故而,‘春风拂柳’看似轻柔,实则内蕴生机与绵延不绝之后劲,灵力运转需如春水漫堤,无孔不入,而非江河决堤,一泻千里。”长老讲解完毕,目光扫过下方,“可有疑问?”
大部分弟子都沉浸在领悟之中,或若有所思,或摇头表示无疑。
这时,一个坐在前排、衣着明显比普通外门弟子华贵几分的青年站起身来,拱手道:“李长老,弟子吴浩有一问。您方才所言,灵力运转需绵柔,但若遇强敌猛攻,以柔克刚固然是上策,然则如何确保这‘柔’不被对方刚猛之力瞬间击溃?是否需辅以更强之心神意志?”
这问题问得颇有水平,涉及到了实战应用和心理层面,顿时吸引了不少弟子的注意。
李长老微微颔首:“此问不错。刚不可久,柔不能守。关键在于‘转化’与‘引导’。你的柔,非是软弱之柔,而是坚韧之柔,如古藤绕树,初始顺从,实则暗蓄力道,寻隙而入,引导对方之力,化其为己用,或泄于无形。心神意志,便是这古藤之根,根深方能叶茂,意志坚定,方能于狂风暴雨中不失其柔之本意。”
吴浩若有所思地坐下。
李长老目光扫视,似乎想看看还有无弟子发言,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后排的林昭身上。以他的修为,自然能察觉到这个新面孔的弟子,气血凝练,气息沉静,与周围大多弟子的浮躁截然不同,更难得的是,在此子身上,他隐隐感觉到一种极其微弱、却难以言喻的“意”,非青木之生机,非狂风之凌厉,倒有几分……包容万象的意味?
“后排那位新入门的弟子,”李长老开口,声音平和,“你,可有何疑问?”
顿时,大殿内几乎所有目光都聚焦到了林昭身上。新入门的弟子?能被李长老单独点名,这可是少见。
陈风三人也惊讶地回头看向林昭。
林昭没想到会被点名,但他并未慌乱,起身,恭敬行礼:“弟子林昭,见过李长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