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时,第一缕曦光穿透君庭府公寓的落地窗,在地板上切割出一道暖金色的光痕。苏晚晴靠在沙发上,指尖还残留着咖啡杯的余温,窗外的梧桐树影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晃动阴影,一夜未眠的眼底泛着淡淡的青黑,却丝毫不影响那双杏眼的清明锐利。
茶几上散落着几张A4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字迹从最初的工整逐渐变得潦草,最后几页甚至带着几分力透纸背的决绝。那是她熬夜起草的合作方案草案,页眉处用红笔标注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关于傅氏集团与晚晴集共建新品牌的框架协议(草案)”。
她拿起最上面的一页纸,目光落在“品牌主导权”那一条上。纸上写着:“新品牌的设计理念、风格定位、核心产品线由苏晚晴及其团队全权负责,傅氏集团可提供市场数据支持及建议,但最终决策权归属设计团队。”这句话被她用荧光笔反复圈画,旁边还写着一行小字:“设计是品牌的灵魂,灵魂不可让渡。”
昨夜从傅璟琛的车上下来后,她几乎是一路狂奔回公寓。关上门的瞬间,所有的冷静和克制都土崩瓦解,她瘫坐在玄关的换鞋凳上,心脏还在因为傅璟琛那句“共建新品牌”而狂跳不止。她知道,这是一个足以改变她命运的机会,一个能让她彻底摆脱苏鸿振控制、在时尚圈站稳脚跟的跳板。
傅氏集团的实力,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作为申城商业版图的巨头,傅氏旗下的地产、金融、科技板块无一不是行业翘楚,其遍布全球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更是无数新兴品牌望尘莫及的。如果能和傅氏合作,新品牌不仅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还能借助傅氏的渠道,直接敲开国际市场的大门。到那时,别说对抗苏鸿振和鼎盛资本,就算是在国际时尚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也并非不可能。
可机遇背后,是巨大的风险。傅璟琛是什么人?他是商界的传奇,是那个在短短五年内将傅氏集团的市值翻了三倍的狠角色。他的每一步布局,都精准得像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棋局,从来没有人能从他手中占到半分便宜。和他合作,就像是与虎谋皮,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他吞得连骨头都不剩。
她最担心的,是失去自主权。“晚晴集”是她一手创办的心血,从最初的一个小工作室,到如今在时尚圈崭露头角,每一个设计、每一个决策,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如果和傅氏共建新品牌,她会不会逐渐被边缘化?傅氏会不会利用资本优势,慢慢蚕食她的股份,最终将新品牌彻底掌控在自己手中?到那时,她不过是傅氏集团旗下的一个高级打工仔,失去了灵魂的设计师,和苏鸿振手下那些傀儡有什么区别?
这些问题,像无数根细针,在她脑海里反复穿刺。她起身走到酒柜旁,倒了一杯红酒,试图用酒精麻痹纷乱的思绪,却发现越喝越清醒。她打开电脑,搜索着傅氏集团近年来的投资案例,试图从那些冰冷的文字和数据中,找到傅璟琛的行事风格。
她发现,傅氏集团虽然投资领域广泛,但很少干预被投资公司的具体运营,尤其是在文化、时尚等创意领域。几年前,傅氏投资了一家濒临破产的独立书店,不仅注入了资金,还利用自身的地产资源,为书店提供了更好的经营场地,却从未要求书店改变其经营理念和选书风格。如今,那家书店已经成为申城的文化地标,而傅氏集团,也只是作为股东,享受着合理的收益。
这个发现,让她心里的石头稍稍落地。或许,傅璟琛真的如他所说,只是看中了她的设计能力和“晚晴集”的潜力,而不是想将她彻底掌控。他要的,可能是一个能为傅氏集团在时尚领域打开局面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一个听话的傀儡。
想通了这一点,她的思路豁然开朗。她意识到,与其被动地担心失去自主权,不如主动出击,在合作协议中明确自己的底线和权益。她可以接受傅氏集团在资金、渠道、资源上的主导地位,但必须牢牢掌握品牌的设计主导权和核心决策话语权。只有这样,新品牌才能保持它的灵魂,才能真正成为她想要的样子。
想清楚后,她立刻拿出纸笔,开始起草合作方案草案。她从品牌定位、股权分配、权责划分、利润分配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在股权分配上,她接受了傅璟琛提出的“各占一半”的提议,但附加了一个条件:在涉及品牌核心设计和理念的重大决策上,她拥有一票否决权。在权责划分上,她明确提出,傅氏集团负责资金注入、渠道搭建、市场推广等后台支持工作,而她和她的团队,则负责品牌的设计、研发、产品落地等前端工作。
她写了整整一夜,直到窗外泛起鱼肚白,才终于完成了草案的初稿。放下笔的那一刻,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疲惫感瞬间席卷全身,但心里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她知道,这个草案可能会让傅璟琛有些意外,甚至可能会让他觉得她过于强势,但这是她的底线,也是她能接受合作的唯一条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