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月球危机·全面升级
钢笔尖划出的蓝光在图纸上停留不到两秒,便像退潮般缩回墨迹深处。林浩盯着那一点残影,指节无意识地敲击桌面——一下,两下,三下。节奏不对。不是他惯用的七下收尾,也不是任何已知的工程节拍。像是某种回应,而非命令。
生态舱的警报灯在第三十七秒亮起。
辐射剂量率曲线如断崖式跃升,数值冲破红色警戒线,417%。地磁扰动指数同步爆表,打印阵列基座传来不规则震颤,频率杂乱无章,像是地底有东西在抓挠金属骨架。林浩猛地起身,手已按在音叉接口上。物理断连完成,但共振腔内那圈朱砂纹路仍在发光,微弱却持续,像烧尽前的余烬。
“还在放电。”苏芸冲进来,发簪一划,银丝缠绕叉臂。她没调音,而是直接用指甲刮去导电纹路。朱砂碎屑落在手套上,泛着诡异的荧光。
阿米尔蹲在声波阵列前,耳机反扣在控制台上。他调出《胡笳十八拍》第十三段的音频文件,手指一划,播放方向逆转。倒放的悲音撞上残余驻波,空气里响起刺耳的相位抵消声。九十四秒后,光熄了。
林浩盯着终端。辐射值没降,月震反而加剧。震源深度从三十公里下探到三百,波形图上出现一段陌生的低频信号,被系统自动标注为“类语言结构”。
“容器已满,归还路径开启。”
唐薇的声音从通讯频道切入,冷静得近乎机械:“这不是月震,是翻译。我的耳机把地脉震动转成了可读语义——和‘鲁班’系统的节能协议触发词完全一致。”
林浩调出底层日志。果然,“存天理灭人欲”协议在共振期间被激活,但执行逻辑已被替换。系统调用了《六韬》中的“虚实篇”布防算法,将双频共振识别为“敌情渗透”,自动启动防御性能量反制。而反制机制的核心,是锁定“心宿”星位,释放定向电磁脉冲。
他抬手看了一眼腕表。星图仪指针仍卡在“心宿”,纹丝不动。表盘背面的微刻文字已褪成空白,但在强光下细看,内层刻痕浮现一行新字:“心火不熄,宫墙自焚”。
他没说话,只是把钢笔收进工装口袋,笔帽咔嗒一声扣紧。
陈锋推门进来时,战术背包贴在左肩,右手悬在侧腰。他没看林浩,径直走向战术台,取出“量子测谎围棋”棋盘。黑子白子按序排列,落子力道传感器启动。
“每人三手。”他说,“现在。”
林浩落子干脆,力道稳定,系统显示谎言熵值0.12,正常范围。王二麻子第二子稍重,但仍在阈值内。轮到苏芸时,她指尖触子即停,第三子轻点棋盘后收回。系统警报未响,但数据流出现微小震荡。
阿米尔的落子轨迹更异常。第三手划出的不是直线,而是一段波形,经后台解析,与《梨俱吠陀》第七音阶的频率曲线重合度达98.6%。
陈锋没拆穿。他将两人的棋子单独封入特制容器,倒入长城砖粉末。粉末静止片刻,随后在容器底部缓缓流动,拼出一个微型城楼轮廓——广寒宫规划中的“圜丘坛”,但顶部檐角多出一道裂痕。
监控回放证实了更深层的问题。苏芸在共振结束后,独自站在生态舱外,无意识哼唱一段旋律。音频提取后比对乐谱,第十四段《胡笳十八拍》本不存在。那是一段伪造的、却完美契合整支曲子结构的“补全”。
“记忆被植入了。”陈锋低声说,“不是学习,是覆盖。”
林浩站在全息投影前,手指划过月球地壳剖面图。辐射源并非来自太阳风暴或宇宙射线,而是从月幔层向上扩散的自生性能量场。位置精确指向“启”字最初浮现的区域——北极沉积带下方,深度五百公里。
“我们不是在唤醒它。”他说,“我们是在喂它。”
苏芸突然抬头:“喂什么?”
“注意力。”林浩调出数据流,“每一次共振,都在强化它的认知回路。它开始用我们的语言思考,用我们的符号行动。‘心宿’不是坐标,是钥匙。我们给了它打开系统权限的密码。”
阿米尔摘下耳机,声音低哑:“可它回应了我们。那组星图……是补全敦煌残片。”
“补全?”陈锋冷笑,“还是预演?你们有没有想过,它不是在回忆过去,是在规划未来?”
全息模型突然闪烁。夏蝉站在投影台前,手指指向穹顶:“你们真的看不见吗?”
所有人都抬头。光洁的合金穹顶上,什么也没有。
“他在笑。”她声音发颤,“站在圜丘坛上,手里拿着……”
林浩猛地转身:“拿着什么?”
“……一把老式墨斗。”她眼神失焦,“铜坠在晃,像是在量什么东西。”
林浩摸向工装内袋。墨斗在,铜坠冰凉。可她怎么知道?
脑电监测显示,夏蝉的α波与月震频率完全同步,偏差小于0.3Hz。苏芸取出发簪音叉,在她耳侧轻振。音波频率来自应县木塔修复现场的定频记录,专用于稳定空间感知紊乱。三十七秒后,夏蝉睁眼,冷汗浸透工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