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第三场冷雨,将京城洗得愈发清寂。镇国公府的暖阁内,银丝炭燃得正旺,却驱不散沈清婉眉宇间的凝愁。她抱着我坐在案前,指尖摩挲着一枚刚从江南送来的青铜令牌,令牌正面刻着繁复的云纹,背面却是一个狰狞的狼头图腾 —— 这是三天前沈子墨从江南粮庄的暗格里找到的,与当年北境狼族的信物一模一样。
“子墨来信说,这令牌藏在粮庄最深处的地窖里,旁边还埋着半卷残破的舆图。” 沈清婉将令牌放在烛火下,云纹缝隙里的绿锈被照得分明,“更奇怪的是,地窖的石壁上刻着‘寒潭取钥,血祭重生’八个字,与当年周家密档里提到的前朝秘语一模一样。”
我窝在她怀里,小爪子轻轻攥着她的衣襟,鼻尖萦绕着令牌上淡淡的水腥气 —— 话本里曾隐晦记载,前朝有一座 “寒潭秘境”,藏着能调动天下暗桩的 “九龙秘钥”,而开启秘境的钥匙,正是刻着狼头图腾的青铜令牌。更可怕的是,寒潭秘境位于京城西郊的 “落霞山” 深处,那里不仅有千年寒潭,还盘踞着一群忠于前朝的 “潜龙卫”,他们一直在等九龙秘钥现世,伺机复辟。
【娘亲,寒潭在落霞山!有潜龙卫和九龙秘钥!】沈清婉眼神骤变,连忙铺开京城西郊舆图,手指在落霞山的位置重重一点:“落霞山常年云雾缭绕,山脚下还有瘴气,寻常人根本进不去。若是真藏着潜龙卫和秘钥,后果不堪设想。” 她立刻让人去请林靖远,想商议对策,可护卫刚出门,就传来林靖远在禁军大营遇袭的消息。
“国公爷在营中查阅军报时,突然有黑衣人闯入,幸好护卫反应快,国公爷只是受了点轻伤,但黑衣人都服毒自尽了,没留下任何线索。” 前来禀报的护卫脸色惨白,递上一枚从黑衣人身上搜出的玉佩,玉佩上同样刻着狼头图腾,与青铜令牌上的如出一辙。
林靖远很快赶回府中,肩头缠着绷带,脸色却依旧沉稳。他拿起青铜令牌和玉佩比对,眉头皱得更紧:“这狼头图腾比北境狼族的更精细,嘴角的獠牙数量是七颗,而北境狼族的只有五颗。看来不是狼族余党,而是另有其人。” 他顿了顿,又看向那半卷舆图,“舆图上标注的路线,确实指向落霞山深处,而且沿途画着很多奇怪的符号,像是秘境的机关提示。”
我在心里轻轻摇头,想起话本里的细节 —— 那些符号是前朝的 “水纹密码”,每三个符号对应一句口诀,破解后才能找到寒潭的准确位置。而口诀就藏在周家密档的残页里,当年周将军为了保护秘钥,将口诀拆成三段,分别藏在粮庄、东宫和镇国公府的书房暗格里。【娘亲,符号是水纹密码!口诀在周家密档残页里!分藏三处!】
沈清婉立刻让人去取周家密档,果然在一本《论语》的夹层里找到第一段口诀:“寒潭藏于雾,孤石引前路”。林靖远看着口诀,眼神锐利:“看来要找到寒潭,必须先集齐三段口诀。东宫那边,我让人去暗中探查,府里的书房,咱们现在就找!”
书房的暗格藏在书架第三层的《史记》背后,沈清婉按照记忆推开暗格,里面没有口诀,只有一封泛黄的书信。信是周将军写给先皇的,上面写着:“秘钥现世之日,潜龙必醒,然寒潭之下,不仅有秘钥,还有‘蚀骨咒’,触之者,血脉尽枯,万劫不复。”
“蚀骨咒?” 林靖远脸色骤变,“传闻前朝为了守护秘钥,在寒潭里下了血咒,凡是触碰秘钥的人,都会被咒反噬,难道是真的?” 沈清婉握着书信的手微微颤抖:“周将军从不妄言,这蚀骨咒恐怕真的存在。而且黑衣人敢在禁军大营动手,说明他们已经知道令牌现世,肯定会抢先去落霞山。”
就在这时,东宫传来消息 —— 太子在御花园散步时,发现假山石缝里藏着一个铁盒,里面是第二段口诀:“石上生青苔,左转遇水来”,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三日之后,寒潭见分晓”。林靖远看着纸条,眼神凝重:“他们在给咱们下战书!想让咱们去寒潭,要么被蚀骨咒反噬,要么被潜龙卫灭口!”
接下来的两天,京城暗流涌动。林靖远一面让人加强府里和东宫的守卫,一面派人去落霞山外围探查;沈清婉则抱着我,反复研究两段口诀和舆图,试图找出第三段口诀的线索。我在她怀里,时不时用小爪子指向舆图上的一处湖泊 —— 那是落霞山脚下的 “镜月湖”,话本里写过,第三段口诀藏在湖中心的 “望星亭” 柱子里。【娘亲,第三段口诀在镜月湖望星亭!】
第三天一早,林靖远带着护卫,乘船前往镜月湖。望星亭的柱子上果然刻着第三段口诀:“寒潭映星夜,秘钥藏水榭”。集齐三段口诀后,舆图上的路线瞬间清晰起来,寒潭的位置就在落霞山主峰的云雾深处,沿途有三处机关:雾障、孤石阵和水榭迷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