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印刷厂老旧的玻璃窗,落在堆积如山的普通食品包装上,油墨味混杂着纸张的气息,弥漫在略显拥挤的车间里。张嘉豪捏着手里的客户反馈单,眉头紧锁 —— 这已经是本周第三个老客户提出 “考虑更换供应商”,原因无他,镇东头新开的三家小印刷厂,把普通包装的报价压到了成本线以下,用 “低价抢单” 的野蛮方式搅乱了市场。
“豪哥,要不咱们也降点价?” 技术员老周擦着额角的汗,指着车间里闲置的半台胶印机,“现在订单少了一半,工人都快没事干了,再这样下去,刚招的两个工人都要走了。”
王虎蹲在墙角,手里转着悠悠球,愤愤不平:“那些家伙就是搅屎棍!用的都是回收废纸和劣质油墨,印出来的包装一摸就掉墨,居然还有人买!”
张嘉豪没说话,走到样品架前,拿起一个本地糖果厂的包装 —— 纸质粗糙,图案模糊,边缘裁剪参差不齐,这正是低价竞争的产物。他想起前世 2000 年后的市场规律:低价战永远是短期行为,只有差异化、高品质才能长久立足。2000 年的 Z 国乡镇市场,大多数印刷厂还停留在 “能印就行” 的初级阶段,对 “定制化”“品牌化” 毫无概念,这恰恰是他的机会。
“降价是死路一条。” 张嘉豪放下样品,眼神坚定,“咱们不走低价,走高端 —— 做定制化包装!”
“定制化?” 李伟挠了挠头,手里还拿着刚统计完的订单报表,“啥是定制化啊?”
“就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专门设计图案、加防伪标识、提升包装质感,让他们的产品看起来比别人高档。” 张嘉豪拿起笔,在供销社作业本上快速画草图,“你看,现在的包装都是千篇一律的红黄色调,要是能给糖果厂设计卡通图案,给酱菜厂做真空密封包装,再加上专属 logo,他们的产品就能卖更高的价,自然愿意付更高的印刷费。”
陈雪刚好送英语笔记的排版稿过来,闻言补充道:“我上周去县城买东西,发现百货大楼里的外地产品,包装都特别精致,价格比本地的贵一倍还抢着买。本地厂家肯定也想提升档次,只是没人帮他们做。”
说干就干,张嘉豪立刻制定了三步计划:第一步,研发防伪技术;第二步,设计样品;第三步,上门对接大客户。
首先是防伪技术。2000 年的乡镇市场,防伪手段极其简陋,张嘉豪想起前世常见的 “荧光水印”,立刻去县城化工店采购了荧光油墨 —— 这种油墨在普通光线下看不见,只有用紫外线灯照射才能显现图案,成本不高但技术门槛低,正好适合当前的印刷厂。他让老周调试机器,在包装边角处印上 “专属防伪标识”,比如客户的品牌缩写,测试效果远超预期。
然后是设计样品。张嘉豪回忆前世流行的包装风格,结合本地产品特点,设计了三款样品:给糖果厂的 “卡通生肖包装”,用彩色油墨印刷十二生肖图案,边角加荧光水印;给酱菜厂的 “真空铝箔包装”,采用食品级铝箔纸,印刷酱菜的实拍图(找镇上照相馆拍的实物照),标注 “无添加防腐剂”;给糕点厂的 “开窗式包装”,用透明油纸做窗口,能直接看到里面的糕点,提升食欲。
设计稿画好后,用新胶印机印刷出来,质感远超市面上的普通包装。王虎拿着样品,眼睛发亮:“豪哥,这包装也太好看了!我要是老板,肯定选咱们的!”
接下来是对接客户。张嘉豪瞄准了县内两家规模最大的食品厂:红星糖果厂和惠民酱菜厂。这两家厂都是乡镇企业改制后的龙头,产品销往周边县城,但包装一直很简陋,销量增长缓慢,正是需要转型的时机。
第二天一早,张嘉豪带着陈雪(负责记录客户需求)和李伟(负责扛样品),骑着王虎家的三轮车,直奔红星糖果厂。
糖果厂厂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姓刘,听完张嘉豪的来意,头也不抬地说:“小娃娃,别瞎折腾了,包装能装东西就行,花那冤枉钱干嘛?”
张嘉豪没急着反驳,而是把卡通生肖包装样品递过去:“刘厂长,您看这包装,上面的生肖图案小孩都喜欢,而且有荧光防伪,别人仿冒不了。您的糖果现在卖 1 块钱一包,换了这包装,能卖到 1 块 5,销量说不定还能涨 —— 家长愿意给孩子买好看又放心的东西。”
刘厂长拿起样品,对着光看了看,又用张嘉豪递过来的紫外线灯照了照,看到边角处显现的 “红星” 缩写,眼睛亮了:“这防伪不错,能防止别人仿我的牌子。但这包装多少钱?别比普通的贵太多。”
“普通包装 1 毛 5 一套,我们这定制款 3 毛一套。” 张嘉豪报出价格,“但您的糖果能多卖 5 毛,净利润反而更高。而且我们免费设计,还能根据节日调整图案,比如春节印福字,中秋节印月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