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007的“殉职”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平静,反而像在看似平静的湖面下引爆了一颗深水炸弹。
那句“副本融合测试”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起义军文工团”每个成员(和非成员)的头顶。
沈越试图从处刑者医生那里套话,医生只是传递出“危险”、“混乱”、“规则冲突”等模糊的意念,歪着的脖子都透着一股如临大敌的凝重。
李思明疯狂检索系统商城和所有能接触到的信息流,也只找到些语焉不详的传说,什么“时空错乱的坟场”、“规则崩坏的试验田”,听起来就不是什么好地方。
“怕什么!”沈越强作镇定,给团队打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它敢融合,咱们就敢拍!说不定还能蹭个新地图的热度,开发点新项目!”
话虽这么说,她还是肉痛地拨出一大笔惊吓值,让李思明采购了大量【便携式秩序锚点】(贵得离谱的一次性消耗品,据说能在规则混乱区域暂时稳定一小片空间)和【跨界信号增强符】(确保她的“直播”事业不被中断),又给处刑者医生加购了两块【高纯度秩序结晶】,算是战备物资。
等待“融合”的日子格外煎熬。沈越甚至开始怀念之前那种直来直去的抹杀光束了,至少知道刀子从哪里来。
现在这种未知的、酝酿中的风暴,更让人心慌。
在这段难得的“和平”期,沈越的资本家之魂再次燃烧。
既然暂时没事干,那就搞钱!她盯上了之前那个神秘甲方爸爸——那位追求“意识锚定方案”的大佬。
《存在确认:观察实录》系列短片交付后,甲方虽然表示了“初步满意”,但后续的《优化建议v2.1》更加变态,要求提供“基于多灵体社交网络的情感锚定扩散模型”及“量化效益评估报告”。
沈越看着那堆天书要求,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她没急着去搞什么模型和报告,而是让李思明剪辑了一份全新的视频——《投资的价值:论战略眼光与超前布局——从‘起义军文工团’看惊悚世界文娱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视频里,沈越亲自出镜,西装革履(能量模拟的),背后是各种华丽的数据图表(李思明加工的),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将他们的“合规风波”包装成“打破垄断的里程碑”,将“KPI监工事件”形容为“创意对抗僵化体制的胜利”,将阿亮和白的爱情故事上升为“具有普世价值的核心IP资产”
并大胆预测“副本融合”将是“下一个风口”,而他们文工团,正是“站在风口浪尖的弄潮儿”!
她重点强调了甲方的“远见卓识”,是如何在早期就发现了他们团队的“潜在价值”并进行了“战略性投资”,如今这份投资随着文工团影响力飙升和“风口”来临,即将获得“难以想象的回报”。
(通篇没提具体方案,全是画饼和吹嘘)
这份视频连同一份精心包装的“B轮融资计划书”(主要目的是要钱),被沈越让李思明通过加密通道发给了甲方。
几天后,金色小光球再次出现。这一次,它没有催促进度,而是直接带来了新的投资协议和一笔更加庞大的惊吓值,附言只有一句:“概念尚可。保持领先。数据后续补交。”
沈越看着账户里暴涨的数字,激动得差点把能量棒塞进鼻孔。
“看见没!这就叫‘忽悠’…啊不,是‘愿景驱动’!大佬要的不是方案,是想象空间!是未来!”
这笔巨款到账,沈越腰杆更硬了。她甚至开始规划,等“副本融合”这破事过去,是不是该搞个真正的“惊悚世界电影节”,自己当主席,顺便卖卖转播权和广告位……
就在她做着白日梦的时候,“融合”毫无征兆地开始了。
那是一个看似平静的“夜晚”(记忆回廊的时间感本就模糊)。
突然,整个空间剧烈震颤起来,不是能量冲击,而是某种更深层次的、空间结构本身的哀鸣。
处刑者医生的秩序护壁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外围的数据乱流不再是缓慢流淌,而是像沸水一样翻腾、对撞。
紧接着,护壁外的景象开始扭曲、碎裂,如同打碎的镜子。
从裂缝中,透出截然不同的“景色”:一边是锈迹斑斑、冒着诡异绿泡的金属管道,散发着腐臭与机油混合的气味;
另一边则是色彩过于鲜艳、仿佛儿童涂鸦般的扭曲城堡和旋转木马,还伴随着断断续续、走调严重的八音盒音乐。
“是‘腐朽工厂’和‘疯狂游乐园’副本!”李思明看着探测仪上疯狂跳动的数据,失声喊道,“它们正在被强行拼接过来!”
处刑者医生低吼一声,将秩序力场催发到极致,勉强稳固住核心区域,但护壁之外,三个副本的规则已经开始互相侵蚀、碰撞。
金属管道突然长出笑脸,开始吹泡泡;旋转木马的马匹脱落,变成金属蜘蛛四处爬行;原本稳定的数据流时而凝结成尖锐的冰晶,时而融化成粘稠的泥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