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兵部讨论西北边防时,她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见解:“如今朝廷对西北匈奴的情况了解甚少,只知道他们时常侵犯边境,却不知道他们的兵力、粮草情况。不如派一些精明能干的人潜入匈奴境内,收集情报,这样在与他们作战时,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减少士兵的伤亡。”
每一次交谈,都让萧景渊对李燕儿的好奇加深一分。她的见解独特而深刻,往往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总是出人意料却又行之有效。有一次,他甚至故意将一个棘手的难题拿出来与她讨论,本以为她会像其他女子一样不知所措,可她却冷静地分析了问题的关键,提出的建议让他当场拍案叫绝。
“皇后,你究竟还有多少惊喜是朕不知道的?”一日,萧景渊处理完公务,看着坐在一旁安静看书的李燕儿,忍不住问道。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她垂眸看书的模样,安静而美好,与朝堂上那些争权夺利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燕儿心中一跳,手中的书页微微颤动了一下。她知道,萧景渊对她的兴趣已经越来越浓,但她不能表现得太过急切。她抬起头,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眼中带着几分羞涩:“臣妾不过是井底之蛙,见识浅薄得很。那些想法也只是偶尔灵光一现,哪里谈得上惊喜?倒是皇上,日理万机,既要处理朝政,又要关心百姓,才是真正的辛苦。”
她的谦逊再次让萧景渊哑然。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透这位皇后了。她时而聪慧过人,提出惊世骇俗的见解;时而又温婉谦逊,仿佛真的只是一个深宫中的普通女子。这种反差,像一块磁石,牢牢吸引着他的目光,让他忍不住想要探究更多。
他开始主动关注坤宁宫的动静,每天都会让李德全去打听李燕儿的日常。李德全每次回来都会汇报:“皇后娘娘今日在园子里侍弄花草,还亲手种了几株新的兰花;皇后娘娘今日看了一下午的书,还让宫女抄录了一些农书,说是要送给江南的灾民;皇后娘娘今日亲自下厨,做了一些点心,分发给了坤宁宫的宫人……”
萧景渊听着这些消息,心中对李燕儿的印象越来越好。他发现,这位皇后并不喜欢奢华的装饰,坤宁宫里的陈设简单却雅致,连她穿的衣服,也多是素雅的颜色;她也不喜欢后宫的争斗,有一次丽贵妃故意派人送来名贵的珠宝,想试探她的反应,她却让春桃原封不动地送了回去,只说“坤宁宫用不上这么贵重的东西”。
“皇上,您最近似乎很关注坤宁宫?”一日,李德全为萧景渊端来参汤时,小心翼翼地问道。他跟着萧景渊多年,从未见皇上对哪位后妃如此上心,连太后推荐的淑妃,皇上也只是偶尔去探望一下。
萧景渊收回目光,看着窗外飘落的落叶,淡淡地说:“朕只是觉得,皇后似乎与往日不同了。”他想起三年前新婚之夜,李燕儿羞涩地坐在床边,连抬头看他一眼都不敢,与现在从容自信的模样判若两人。
“是啊,奴才也觉得,皇后娘娘最近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李德全附和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赞叹,“以前坤宁宫总是安安静静的,连宫女说话都不敢大声;现在皇后娘娘不仅懂诗词,还懂朝政,连户部尚书都私下里问过奴才,皇后娘娘是不是有什么名师指点。”
萧景渊没有说话,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心中却已下定决心。他要好好看看,这位“柔弱”的皇后,究竟还能带来多少惊喜。他对她的兴趣,已经从最初的好奇,转变为一种深深的探究欲,甚至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在意——他开始期待每天与她在御书房的会面,开始担心她会不会因为后宫的争斗而受委屈,开始在处理政事时,不自觉地想“若是皇后在,她会怎么看”。
他知道,自己已经被这位独特的皇后,彻底吸引了。而这种吸引,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智慧和见解,更是因为她身上那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既有着后宫女子的温婉,又有着男子般的理性与从容,像一杯醇厚的茶,越品越有味道。
喜欢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请大家收藏:(m.38xs.com)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