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吊灯的光芒透过雕花玻璃,洒在长桌的银质餐具上,反射出冷冽的光。沈知意牵着星澜,在陆寒舟身边的空位坐下,指尖刚碰到桌布的蕾丝花边,就感受到几道审视的目光 —— 陆寒舟的二姑陆美兰正用挑剔的眼神扫过她的裙子,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嘲讽;斜对面的堂哥陆泽宇则抱着胳膊,眼神落在星澜身上,带着一丝轻慢;而苏明瑾,正端着红酒杯,用眼角的余光瞥她,嘴角勾起一抹藏不住的得意。
“这就是寒舟说的沈小姐吧?” 陆美兰率先打破沉默,她放下筷子,拿起湿巾擦了擦手,语气里带着刻意的亲热,却掩不住势利,“早就听说沈小姐开了家设计工作室,不知道规模多大啊?我们家泽宇之前也跟设计公司合作过,动辄就是上千人的团队,沈小姐的工作室,应该也有几十号人吧?”
这话看似是问规模,实则是暗讽栖意是小作坊。沈知意放下水杯,语气平静:“二姑,栖意目前是精品工作室,核心团队 23 人,虽然人不多,但近三年完成了 12 个标杆项目,包括南城实验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城西养老社区的适老化改造,其中幼儿园项目还拿了去年的‘全国儿童空间设计金奖’。我们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线,更注重设计的落地效果和客户体验,人数多少,并不是衡量专业度的标准。”
她没有刻意炫耀,只是平铺直叙地陈述事实,却让陆美兰的脸色僵了一下。陆泽宇见状,立刻接过话茬,语气带着挑衅:“沈小姐倒是会说场面话。不过我听说,星湖湾项目是陆氏今年最重要的项目,投资几十个亿,寒舟把这么大的项目交给一个小工作室,就不怕出问题?万一设计落地不了,或者质量不过关,陆氏的损失可就大了。”
这话直接质疑她的能力,还把陆寒舟拉了进来,试图让他难堪。星澜似乎听懂了这话不好听,小手紧紧攥住沈知意的手,小声说:“妈妈的设计不会出问题,月亮船床可好看了。”
沈知意摸了摸儿子的头,抬眼看向陆泽宇,眼神里多了几分锐利:“堂哥担心的是落地问题?星湖湾项目的设计方案,我们做了 8 轮现场勘测,和施工队开了 15 次对接会,所有节点都有明确的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上周我们刚完成儿童房的 1:1 样板间,陆总、监理单位和三位业主代表都去看过,验收合格率 100%。如果堂哥感兴趣,明天可以去工地参观,我让团队准备详细的技术资料给您看。”
她的话逻辑清晰,还抬出了 “业主代表” 和 “监理单位”,堵得陆泽宇说不出话来。陆寒舟适时补充:“泽宇,星湖湾的设计招标是公开的,12 家公司竞标,栖意的方案综合得分第一,无论是创新性还是可行性,都得到了评审团的一致认可。我选合作伙伴,看的是专业能力,不是公司规模。”
陆泽宇被噎了一下,讪讪地端起酒杯喝酒,不再说话。陆美兰却没打算放过她,目光转向星澜,语气带着一丝假惺惺的关切:“这就是星澜吧?瞧着倒是可爱,就是…… 可惜了,从小没在完整的家庭里长大,不知道沈小姐一个人带孩子,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性格?我们陆家的孩子,可是要接受最好的教育,懂规矩、有教养,可不能像外面那些野孩子一样。”
这话戳中了沈知意的软肋 —— 她最在意的就是别人对星澜的评价,尤其是 “没完整家庭” 这种话。星澜的眼圈瞬间红了,他抬起头,看着陆美兰,声音带着委屈却又很坚定:“我有爸爸!爸爸会陪我画画,会带我去游乐园,我不是野孩子!”
陆寒舟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放下刀叉,语气冷硬:“二姑,说话注意分寸。澜澜是我的儿子,有我在,他就是完整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而且澜澜很懂事,会说英语、法语,还会弹钢琴、画设计图,比同龄的孩子优秀得多,轮不到别人说他‘没教养’。”
他很少对家里人这么严厉,陆美兰被他的语气吓了一跳,讪讪地说:“我就是随口一说,寒舟你别生气,我也是为了孩子好。”
“为了孩子好,就不该说这种伤人的话。” 沈知意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依旧保持着冷静,“二姑,我承认,我确实单身带了星澜四年,但我从没有让他缺过爱。我会陪他读绘本、玩积木,会听他讲幼儿园的趣事,会教他尊重别人、善良待人。他现在性格开朗,喜欢帮助小朋友,老师经常夸他懂事。我觉得,‘教养’不是看家庭是否完整,而是看家长是否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您说对吗?”
这番话既维护了星澜,又点明了 “教养” 的本质,让陆美兰找不到反驳的理由。餐桌旁的亲戚们都沉默了,看向沈知意的眼神里,少了之前的轻视,多了几分认可。
苏明瑾见局面不对,立刻放下酒杯,语气带着刻意的温柔,对着陆老夫人说:“奶奶,您别往心里去,二姑和泽宇也是关心寒舟,担心项目和孩子。其实我之前也跟寒舟说过,苏家在设计行业有很多资源,可以帮沈小姐的工作室扩大规模,或者推荐更好的团队跟陆氏合作,可惜寒舟没同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