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份清单最耗费心力、也最彰显她深情厚谊的部分,在于她对那些无形遗产和未来时光的精心安排。
她明确而坚定地写下了对身后事的意愿:不设灵堂,不举行追悼会,不立墓碑。她希望自己的离去能够如同秋叶飘落般自然、宁静。骨灰由顾泽楷、秦风及少数几位至亲好友,撒入云岭的群山万壑,与这片她深深热爱着的土地彻底融合。她甚至细致入微地建议,可以选择哪几条她生前最爱的登山路线,让最后的回归,也如同一次宁静而美好的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她对自己名下所有的涅盘实业股权、金融资产做出了最终且意义深远的安排:全部捐赠,成立一个以推动乡村永续发展为目标的基金。并强烈建议引入最新的技术手段,确保基金运作的绝对透明与长久存续。(这一点,她只是在此处列出意向,具体操作留待下一章节详细展开)。她希望通过这个基金,能为乡村的未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但最让人动容的,是她对未来的深深牵挂——那份超越了生命长度的爱与祝福。
秦风的小儿子,她的小孙子,当时刚上小学。黎曼卿为这个孩子,亲手写了十八封生日祝福信。从孩子现在的年纪,一直到他的十八岁成人礼。每一封信,都对应着一个年龄,被精心封存在标注了年份的信封里。
在给小孙子十岁的信里,她可能会分享自己十岁时的某个有趣小故事,鼓励他对世界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勇敢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在十二岁的信里,她或许会谈谈即将到来的青春期,告诉他成长的烦恼与美妙,让他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成长中的变化;
在十五岁的信里,她可能会探讨关于责任与梦想的初步思考,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十八岁成人礼的那封信里,她会给予他最深的祝福与关于立身之本的最后叮嘱,帮助他迈好人生的重要一步……
这些信,是她无法亲身陪伴的岁月里,提前备好的精神陪伴与隔空拥抱,是她对孩子深深的爱与关怀。
然而,她的目光甚至投向了更远的未来。秦风与悦悦尚且年轻,未来很可能还会有孩子。而她,或许已无法亲眼见到那些尚未出生的孙辈,更遑论曾孙辈。
但她依然坚定地提笔。
她为未来可能出生的第三个孙儿/孙女,同样写了直到十八岁的生日信。甚至在清单的一个独立章节里,她写下了致我尚未谋面的曾孙们。
她为这些存在于概率和期盼中的、遥远的后代,也准备了直到他们十八岁的生日祝福信。信封上标注着致曾孙/曾孙女——【出生年份待填】——【生日日期待填】。
她将这些空白的信封和写好的信(内容更为普世,侧重于生命、爱与自然的永恒主题)妥善封存,交由顾泽楷和秦风共同保管。她嘱托他们,在未来,当家族迎来新生命时,再由其父母代为填写具体的姓名和生日日期,并在相应的年份开启。她希望这份爱能够跨越时空,传递给未来的子孙。
这是一个何等磅礴而温柔的举动!它超越了个人生命的局限,将爱与智慧的光辉,强行投射到了她无法触及的未来时空。她以这样一种方式,宣告着她的精神、她的爱,将与她所爱的人们,与她所守护的这片土地的未来,永远同在。
顾泽楷是在几天后,才偶然看到这份打开放在书桌上的《清单》的。他并非有意窥探,只是黎曼卿并未刻意隐瞒。当他翻阅着那一页页缜密而深情的安排,看到那些跨越时空的祝福信时,这位一生理性的科学家,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他没有感到悲伤,只有一种巨大的、近乎神圣的震撼与感动。他看到的不是一个行将就木之人的惶恐安排,而是一个灵魂在彻底了悟后,对世间万物最后的、也是最彻底的温柔与慈悲,是对生命本身最崇高的礼赞与最从容的告别。
他轻轻合上清单,走到庭院里。黎曼卿正坐在摇椅上,就着温暖的秋阳,细细擦拭着那支即将赠予李晓峰的派克金笔,神态安详,嘴角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顾泽楷走过去,没有说话,只是将自己的手轻轻覆在她苍老却温暖的手背上。
黎曼卿抬起头,看到他微红的眼眶,了然一笑,轻声问:
都看到了?
顾泽楷点了点头,千言万语哽在喉头,最终只化作一句:
曼卿……你让我……不知该说什么好。
黎曼卿反手握了握他的手,目光投向高远澄澈的蓝天,声音如同掠过庭院的微风:
泽楷,生命来来去去,如同四季轮转。能提前把路标插好,把礼物备妥,让后面的人走得安心些,顺遂些,这本身,不就是一种幸福吗?
她的平静,她的周全,她的爱,已然超越了死亡,化作了照耀家族与未来岁月的、永恒不灭的星光。这份告别的准备,是她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也是最深沉的诗篇。
喜欢涅盘枭凰请大家收藏:(m.38xs.com)涅盘枭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