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医院的冬日总带着湿冷的风,却吹不散护士站里的暖意。湘琴把刚打印好的护理手册初稿摊在桌上,指尖划过“罕见病患者心理干预指南”几个字时,纸页上还留着打印机的余温。旁边的小林凑过来,指着其中一页的手绘插图笑:“湘琴姐,你连萌萌喜欢的兔子都画上去了,这手册也太贴心了吧!”
“这样其他护士遇到类似的小患者,就能知道怎么快速拉近距离了。”湘琴拿起笔,在“辅食调整方案”那页补充了一行小字——“若患者抗拒糊状食物,可尝试将蔬菜剁成碎末,混在软烂的面条里”。这是她陪萌萌试了十几种吃法后总结的经验,当时孩子因为吞咽困难拒绝吃饭,直到她把胡萝卜碎拌进蝴蝶面,萌萌才愿意张嘴。
直树走进护士站时,正好看到湘琴低头写字的样子。她的头发用一根简单的发簪挽着,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薄荷糖纸——那是早上他塞给她的,怕她整理手册太专注忘了吃饭。他走过去,把手里的热咖啡放在她手边:“沈主任刚才说,想把咱们收集的案例纳入医院的教学教材,让新来的实习生都学学。”
湘琴抬起头,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吗?那以后就有更多人知道怎么照顾罕见病患者了!”她把咖啡杯捧在手里,暖意顺着指尖传到心里,“对了,晓宇今天来做康复训练,他说下周要去美术学院报到了,想请我们吃饭呢。”
“好啊,”直树笑着点头,目光落在手册上,“不过先把手册定稿,你这已经改了第五版了,再改下去,印刷厂都要催了。”
湘琴吐了吐舌头,把笔放下:“我就是想再完善点,你看这里——”她指着“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记忆唤醒”那页,“李爷爷喜欢茉莉花茶,萌萌喜欢薄荷糖,每个患者的‘记忆锚点’都不一样,我得把这些细节都写清楚,不然其他护士可能抓不到重点。”
直树拿起手册,翻到最后一页,那里贴着一张照片——是樱花林里,萌萌牵着他和湘琴的手,笑得一脸灿烂。照片下面,湘琴写了一行字:“护理的意义,是让每个患者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樱花记忆’。”他的指尖轻轻拂过照片,忽然觉得,这本手册里藏着的,不只是护理经验,更是他们和患者之间最珍贵的羁绊。
下午三点,林晓宇准时出现在康复室。他穿着新买的美术学院校服,手里拿着一个画夹,看到湘琴和直树,兴奋地跑过来:“湘琴姐姐,江医生,你们看!这是我画的康复室,我想把它送给你们!”
画纸上,康复室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训练器材上,角落里画着一个穿白大褂的女孩(湘琴)正在帮老人调整轮椅,旁边站着一个穿西装的男人(直树),手里拿着一份病历。湘琴看着画,眼眶微微泛红:“晓宇,你画得真好,比第一次见你时进步太多了。”
“都是你们的功劳!”晓宇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我现在右手已经不抖了,昨天还画了一幅《樱花图》,老师说可以参加学校的新生画展呢!”
直树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继续加油。以后遇到困难,记得随时来找我们。”
晓宇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从画夹里拿出一张邀请函:“对了,下周六是我的画展开幕式,我想邀请你们来,还有李爷爷和萌萌一家,好不好?”
“当然好!”湘琴立刻答应,“我们一定去给你捧场!”
送走晓宇后,湘琴和直树一起去老主任家拜访。老主任自从出院后,就在家休养,院子里的腊梅开得正盛,远远就能闻到香味。看到他们来,老主任连忙让老伴泡茶:“快进来,我正想跟你们说呢,上次你们发表的论文,被国外的医学期刊转载了,还有个美国的专家给我打电话,想跟你们合作研究罕见病治疗方案呢!”
湘琴和直树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直树拿出护理手册的初稿,递给老主任:“老师,这是我们整理的罕见病护理手册,想请您帮忙看看,提提意见。”
老主任接过手册,戴上老花镜,认真地翻看起来。他看得很慢,遇到重点内容,还会用红笔圈出来。半个多小时后,他抬起头,眼里满是欣慰:“好,好啊!你们把‘人文关怀’写进了手册,这才是护理的灵魂。以前我们总强调‘专业’,却忘了,没有温度的专业,就像没有根的树,长不高,也长不壮。”
他指着“患者心理评估表”那页:“这里可以再加点内容,比如患者的兴趣爱好、家庭关系,这些都能帮护士更快走进患者心里。还有这里——”他翻到“家属沟通指南”,“要告诉护士,跟家属沟通时,不仅要讲病情,还要听他们的顾虑,有时候,家属的情绪稳定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会更好。”
湘琴拿出笔,把老主任的建议一一记下。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手册上,把老主任的字迹照得格外清晰。她忽然觉得,这本手册就像一棵小树,在她和直树的努力下,在老主任的指导下,慢慢长出了枝丫,未来还会结出果实,帮助更多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