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莉娅推着樱禾去了 “星旅博物馆”。博物馆的设计像一艘展开的星船,穹顶是 360 度的全息星图,实时播放着 “樱禾号” 的航线动态。四周的展柜里陈列着不同年代的 “移动护理物件”:湘琴的出诊护理包,里面还留着半盒樱花贴纸、几块薄荷糖;樱禾的肯尼亚便携茶炉,炉底还沾着草原的泥土;李爷爷的迷你煮茶壶,壶身上刻着 “茶暖路远”;小远童年时的 “玩具护理车”,车上放着他用黏土做的樱花、茉莉,还有写着 “要带护理去星星” 的小牌子。
触摸每个物件,就能激活对应的全息场景 —— 樱禾指尖碰到湘琴的护理包,瞬间仿佛站在了 1975 年的山区小屋:湘琴正给孩子贴贴纸,孩子的笑声混着雨声传来;碰到樱禾的茶炉,就闻到了肯尼亚草原的茉莉茶香,看到她坐在帐篷前煮茶的画面;碰到李爷爷的茶壶,耳边就响起老人说的 “路再远,煮壶茶的时间总该有”。
“太奶奶,您看这个!” 莉娅指着一个圆形展台,上面放着 “樱禾号” 的 “传承舱” 复刻品,舱里陈列着木盒里的三件老物件,“我们用科技还原了‘传承舱’的启动仪式,您试试按下旁边的按钮。”
樱禾伸出颤抖的手指,轻轻按下按钮。展台周围的全息投影瞬间亮起,浮现出 “樱禾号” 传承舱的内部:湘琴的护理包放在中央,旁边是樱禾的茶炉、李爷爷的茶壶,舱壁上投射着三代人的护理故事 —— 湘琴在山区出诊,樱禾在草原煮茶,小远在星船调试护理设备。伴着画面,传来小远的声音:“从地球的小路到宇宙的航线,我们的护理,永远跟着人走。”
樱禾的眼眶湿润了,她想起当年跟着湘琴出诊时,走在泥泞的小路上,湘琴说 “等以后,我们要让护理走得更顺、更远”;现在看来,不仅走得远了,还走到了宇宙里。原来有些愿望,真的会跟着时光,一步步实现。
下午,樱禾和莉娅去了全球罕见病护理中心。中心大厅的巨幕上,正实时播放着 “樱禾号” 的护理场景:护理舱里,护士晓芽正用 “记忆同步手环” 帮思乡的科考员唤醒地球记忆 —— 手环连接全息投影,科考员闭着眼,面前就浮现出湘南医院的樱花树,耳边是家人的声音;植物区,医护人员用星樱花瓣做安抚香包,给因长期失重焦虑的科考员佩戴;“地球屋” 里,小远正通过远程连线,指导晓芽处理科考员的罕见症状,屏幕上还放着直树的《跨学科诊疗笔记》,标注着 “极端环境下的症状应对”。
“太奶奶,您看晓芽姐姐!” 莉娅指着巨幕,画面里的晓芽正给一位科考员煮茉莉茶,用的是李爷爷的方法,水沸三次,搅三圈,“晓芽姐姐说,每次煮茶,都觉得像在跟太奶奶您、李爷爷学手艺,心里特别踏实。”
樱禾看着晓芽熟练的动作,嘴角泛起笑意。她忽然觉得,所谓传承,从来不是把老物件封存起来,而是让老方法跟着新脚步,走到更远的地方 —— 湘琴的贴纸变成了记忆手环里的影像,她的茶炉变成了星船上的自动煮茶装置,李爷爷的茶壶变成了科考员手里的温暖慰藉,而这份 “跟着人走” 的初心,从来没变过。
傍晚,樱禾坐在星旅启航台的软榻上,看着夕阳给 “星图罗盘” 镀上一层金边。护理机器人推着小桌过来,上面放着一杯刚煮好的茉莉茶 —— 用的是李爷爷的迷你茶壶,茶叶是 “樱禾号” 植物区培育的火星茉莉,茶香里带着淡淡的星船引擎余热。樱禾抿了一口茶,熟悉的暖意漫过舌尖,耳边仿佛又响起湘琴说的 “护理要跟着人走”,想起小远童年时跟着她在樱花树下画星船,想起李爷爷煮茶时说 “路远不怕,有茶就暖”。
“太奶奶,晓芽姐姐的全息投影来了!” 莉娅的声音打断了樱禾的思绪,投影幕上,晓芽穿着淡粉色的护理制服,站在 “樱禾号” 的甲板上,身后是天王星的光环,“太奶奶,我们在‘传承舱’里加了您的声音模块,每次星船启航,都会播放您说的‘走再远,也别忘了为什么出发’,所有船员都记在心里呢!”
樱禾看着投影里的晓芽,缓缓点头:“好,好啊…… 记得就好……” 她想说的话有很多,想告诉湘琴和直树,他们的护理跟着星船走了很远;想告诉娜拉和李爷爷,他们的茶和故事,陪着科考员在宇宙里安家;想告诉晓芽这样的年轻护士,他们的每一次启航,都是在续写当年的探索长歌。
接下来的日子里,樱禾时常通过全息投影 “登上”“樱禾号”—— 看晓芽给科考员做护理,听小远讲解新的航线规划,甚至 “摸” 了摸迷你樱花树的花瓣。每次 “下船” 时,她都会对小远说:“别着急,慢慢走,护理要跟得上人的脚步,也要跟得上心的脚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