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线索,到此又断了。院正一死,直接下蛊的人没了,追查“菩提”和母蛊的下落,再次陷入僵局。
难道,真的只能寄希望于那虚无缥缈的“赤血茯苓”吗?
林燮回到偏殿,将情况告知萧然。
萧然沉默片刻,缓缓道:“两条路……皆需行。京城之内,继续……暗中追查‘菩提’线索,尤其是……与西边相关之人事。同时,需派……可靠之人,前往苗疆,寻找……赤血茯苓。双管齐下,或可……争得一线生机。”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西南方向,那里是连绵的群山与未知的险阻。
“苗疆……”林燮咀嚼着这两个字,心中迅速权衡。派谁去?此去凶险万分,非心腹智勇双全者不可胜任。沈墨需留在京城协助自己,赵千山要追剿宁王残部……
“我去。”
一个清冷而坚定的声音响起。林燮愕然回头,只见萧然不知何时已挣扎着坐起,眼神清明而决绝。
“你?”林燮断然拒绝,“不可!你伤势未愈,苗疆瘴疠横行,生苗凶悍,你如何去得?”
“京城之局,你……离不开。”萧然看着他,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追查‘菩提’,需你……坐镇。而我……通医理,识百草,更曾……研读过苗疆瘴毒与蛊术的残卷。此去,我比……任何人,都更合适。”
“可是你的伤……”
“路上……可调理。”萧然打断他,“陛下……等不起。”
林燮看着萧然苍白却坚毅的脸庞,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萧然说的是事实。京城离不开他,而寻找“赤血茯苓”,确实没有比萧然更合适的人选。但让重伤未愈的挚友远赴险地,他于心何忍?
“我派最精锐的缇骑护卫你……”
“不必。”萧然再次拒绝,“人多……反而引人注目。我独自……或带一二可靠向导,更方便行事。”
最终,林燮拗不过萧然。他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
三日后,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悄无声息地驶出了京城,向着西南方向,消失在茫茫官道之上。
马车里,萧然靠着软垫,闭目调息。他的怀中,揣着林燮连夜搜集来的、所有关于苗疆和“赤血茯苓”的残缺记载,以及林燮的令牌和足够的盘缠。
送别时,林燮紧紧握了握他的手,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保重,等你回来。”
萧然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马车辘辘远去,带着帝国最后的希望,驶向那片充满未知与危险的迷雾之地。
而林燮,则转身,看向那重重宫阙,目光重新变得冰冷而锐利。
萧然去搏那一线生机,而他,要在这风暴中心的京城,与那些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继续这场不死不休的较量!
---
锦衣夜行 · 第172章 西苑惊雷
萧然离京,如同抽走了林燮的一根主心骨。朝堂之上的暗流,因皇帝病情的加剧和太医院院正的“自杀”,而变得更加汹涌澎湃。
以李甫为首的清流官员,虽暂时因“香积厨”名册的震慑而收敛,但并未放弃对林燮的攻讦。他们不再直接指责林燮专权,而是将矛头指向了锦衣卫“滥用职权”、“构陷大臣”,导致朝臣人人自危,甚至逼死“忠良”(指刘翰林和太医院院正)。奏章如同雪片般飞向通政司,虽被司礼监暂时压下,但流言已在京城悄然传播。
更让林燮忧心的是,皇帝的身体在金针封毒后,虽然暂时稳住了恶化,但并未有明显好转,大部分时间仍处于昏睡状态。朝政几乎完全由内阁与司礼监把持,而司礼监新任掌印太监王瑾,看似恭顺,但其底细,林燮尚未完全摸清。
这日,林燮正在北镇抚司处理公务,沈墨匆匆来报。
“大人,西苑传来消息,说是有位自称‘云游道人’的修士,在苑外求见陛下,声称有仙丹可治陛下之疾!”
西苑位于京城西郊,内有湖泊山林,是皇帝偶尔游幸之所。此时皇帝病重,深居宫禁,怎会有云游道人直接去西苑求见?
事出反常必有妖!
林燮立刻警觉:“那道人什么模样?可曾盘查?”
“据守卫描述,那道人鹤发童颜,颇有仙风道骨,手持拂尘,背着一个药葫。他说陛下之疾非药石可医,乃宫中阴秽之气冲犯龙体,需以至阳仙丹,配合西苑龙泉之水服用,方能祛邪扶正。守卫不敢擅专,已将其暂时看管在西苑值房。”
宫中阴秽之气?至阳仙丹?林燮眉头紧锁。这套说辞,与萧然判断的“蚀心蛊”阴毒特性,隐隐有相合之处!是巧合,还是……
他立刻起身:“备马,去西苑!”
西苑值房内,林燮见到了那位“云游道人”。果然如守卫所言,此人须发皆白,面色却红润如婴儿,一双眼睛清澈有神,确实卖相极佳。他见到林燮,不卑不亢,打了个稽首:“贫道玄玑子,见过这位大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