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嫡长子徐承岳与嫡长女徐昭曦的抓周之礼,因徐天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亏欠与愈发炽盛的父爱,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一句“孤的儿女,周岁之礼岂能轻忽?务必隆重,需彰我大吴气象,亦需合乎古礼,寓意吉祥!”便定下了基调。
大王金口一开,内侍监、礼部乃至后宫皆忙碌起来。
原本按制虽也隆重,但终究有例可循。
如今大王明确要求“超规格”,李肆与礼部尚书可谓绞尽脑汁,既不能僭越礼法惹人非议,又需在细节处极尽精巧、彰显恩宠。
抓周吉日选定,设在瑶光殿宽敞明亮、布置一新的正殿。
殿内铺陈大红地衣,四处悬挂寓意福寿绵长的彩绦宫灯。正中设下巨大的紫檀木嵌螺钿长案,案上铺着明黄色云龙纹锦缎。
案上所陈之物,更是令人眼花缭乱,远超寻常抓周范畴。
文房四宝是必备的,且皆是御用极品:湖州紫颖笔、徽州李廷珪墨、澄心堂纸、端溪老坑砚。
另有代表武事的迷你金弓银箭、精雕细琢的玉质兵符虎符。
算盘账簿象征商贾之富;小巧精致的官印、朝笏预示仕途宦达;医书药囊代表悬壶济世;律法典籍象征公正严明;各色珠宝珍玩寓意富贵荣华;甚至还有一艘小小的象牙帆船,象征探索与远航……林林总总,不下数十件,琳琅满目,珠光宝气,将长案堆得几无空隙。
然而,最引人注目,也最令在场观礼的重臣、宗亲、女眷们心中暗惊的,是徐天亲手放置于长案正中央的一方小印。
那印材质地温润,虽比正式王印小上数号,但其上清晰雕刻的狻猊钮和隐约可见的“吴王之宝”篆文字样,无不昭示着它非同寻常的意义——这竟是一方按比例缩小的吴王印玺仿制品!
徐天将此印放下时,神色平静,仿佛只是放置一件寻常玩物。
但台下张谏、高郁、杜仲等人交换的眼神中,却都充满了深意。大王此举,寓意何为?是单纯的溺爱,还是某种不言而喻的期许与暗示?
吉时到,礼乐奏响。
乳母嬷嬷们抱着穿戴一新的徐承岳和徐昭曦来到殿中。
小承岳穿着大红缂丝五蝠捧寿纹的袄裤,头戴虎头帽,虎头虎脑,黑亮的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显得精神十足。
小昭曦则是一身粉缎绣百蝶穿花的小襦裙,头戴缀着珍珠的小花冠,玉雪可爱,沉静地吮着手指,黑白分明的大眼打量着周围的人群和那色彩缤纷的长案。
先是进行了一系列祈福祝祷的仪式,由礼官唱诵吉祥祝词。
仪式过后,最令人期待的抓周环节正式开始。
乳母先将小承岳抱至长案一端。小家伙一看到满桌子新奇物件,立刻兴奋起来,咿咿呀呀地挥舞着小手,在乳母的扶持下,蹒跚着在长案边挪动。
众人的目光紧紧跟随着他。
只见他对那金光闪闪的弓箭似乎有点兴趣,小手摸了摸,却又放开;对那算盘拨弄了两下,似乎不解其意;对珠宝更是看都不看。
他摇摇晃晃,一路走过,对许多东西都是浅尝辄止。
徐天和朱清珞高坐其上,面上带着微笑,心中却不免有些紧张。尤其是朱清珞,藏在袖中的手微微握紧。
就在这时,小承岳的目光被长案中央那方小巧而醒目的玉印吸引了。
他歪着小脑袋看了看,忽然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异常坚定地一把将那方小王印抓在手中,牢牢抱住,还高兴地“咯咯”笑了起来,仿佛得到了最心爱的玩具。
“好!”徐天猛地一拍座椅扶手,朗声大笑,声震殿宇,“哈哈哈哈!好!好小子!不愧是孤的嫡长子!有气魄!有眼光!”
他笑声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狂喜与自豪。群臣见状,立刻纷纷躬身道贺: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世子殿下抓得宝印,乃天佑大吴,国本永固之兆!”
“殿下天生贵胄,慧眼识珍,将来必能承继大统,光大基业!”
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朱清珞也是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看向儿子的目光充满了慈爱与骄傲。
接下来轮到小昭曦。
乳母将她抱至长案另一端。小姑娘似乎比哥哥更谨慎些,她眨着大眼睛,慢慢地看着满桌子的东西。
她对那些闪亮的珠宝、可爱的玩偶似乎并无兴趣,小手掠过兵符、官印,最终停在了一本装帧精美的《诗经》上。
她伸出白嫩的小手指,轻轻点了点那书册,然后抬头看向乳母,又看向父母,仿佛在询问。
乳母会意,将书册拿起递给她。小昭曦接过那本对她而言显得有些巨大的书,抱在怀里,小脸上露出恬静满意的神情。
徐天见状,更是开怀,对着众臣笑道:“瞧瞧!孤一个提刀搏杀出身的武夫,倒生出一个爱读书的大才女!好!甚好!文武双全,方是我徐家气象!”
群臣又是一阵逢迎:“郡主殿下聪慧娴静,将来必是博古通今的才女!”“大王武功赫赫,郡主文采斐然,实乃佳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