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白玫
第一章 冻土下的回响
欧洲基辅郊外的冬雪总是来得猝不及防,2023年12月的寒风裹着冰粒,像无数把细小的刀,刮过安德烈·彼得罗夫冻得通红的脸颊。作为乌克兰国家博物馆的考古学家,他带队在第聂伯河沿岸进行例行勘探时,铁锹突然撞上了坚硬的异物。
“小心点!”安德烈喝止了年轻助手伊万的蛮力,蹲下身用毛刷轻轻扫去积雪和冻土。冰层下,一抹异样的白色逐渐显露——那是一块质地细腻的亚麻布料,在黑暗的泥土中像一朵蜷缩的花。
团队用专业工具小心翼翼地清理周围的土壤,三个小时后,一具完整的女性遗体缓缓暴露在冬日的阳光下。她躺在一块残破的羊毛毯上,身体蜷缩成胎儿的姿势,双手交叠在胸前,仿佛只是陷入了沉睡。遗体保存得异常完好,皮肤呈淡淡的蜡黄色,睫毛纤长卷曲,甚至能看清眼角细微的纹路。她身着一件绣着蓝色矢车菊的白色亚麻长裙,腰间系着青铜腰带,颈间挂着一串由琥珀和珍珠串成的项链,在雪地反射的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天呐……”伊万捂住了嘴,“安德烈教授,她看起来就像昨天才去世的。”
安德烈没有说话,他的目光落在女性胸前的一枚小巧的银质十字架上,十字架背面刻着一行古老的西里尔字母。作为研究东欧中世纪历史的专家,他一眼认出这是13世纪基辅罗斯时期的工艺。更令人震惊的是,遗体周围没有任何棺木,仅靠一层厚厚的松脂和冻土的低温,竟在地下沉睡了近八百年。
“立刻联系实验室,准备恒温运输箱。”安德烈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我们可能发现了中世纪基辅最珍贵的历史遗存。”
运输过程异常谨慎,恒温箱的温度被精确控制在零下2摄氏度,遗体被小心翼翼地固定在特制的泡沫支架上。当车辆驶离郊外时,安德烈透过车窗回望那片黑土地,冬雪已经覆盖了勘探现场,仿佛一切从未发生过。但他知道,这具沉睡了八个世纪的女尸,即将揭开一段被历史尘封的往事。
第二章 银十字架的秘密
基辅国家实验室的无菌室里,灯光洁白刺眼。遗体被安放在特制的解剖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和法医围在周围,脸上都写满了惊叹。
“皮肤弹性良好,肌肉组织未出现明显腐烂,这是典型的天然木乃伊化现象。”法医伊丽莎白博士用特制的探针轻轻触碰女性的手臂,“松脂的防腐作用,加上冻土的低温干燥环境,让她得以完美保存。”
安德烈的目光始终停留在那枚银质十字架上。经过专业仪器的扫描,十字架背面的铭文被成功破译:“献给我的挚爱瓦莲京娜,愿上帝庇护她的灵魂。——谢尔盖”。
“瓦莲京娜……”安德烈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个名字,指尖微微颤抖。他想起了13世纪基辅罗斯的历史,当时的基辅是东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贸易发达,文化繁荣,但也饱受战争和瘟疫的侵袭。
在对遗体进行进一步检查时,工作人员发现瓦莲京娜的指甲缝里残留着少量蓝色颜料,裙摆上也有星星点点的颜料痕迹。她的右手无名指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像是长期握笔留下的。
“她可能是一位画家?”年轻的考古学家卡佳猜测道,“或者是一位抄写经文的修女?”
安德烈摇了摇头,他指着瓦莲京娜颈间的琥珀项链:“这串项链的工艺非常精湛,琥珀来自波罗的海沿岸,珍珠则产自拜占庭,在当时只有贵族才能享用。而且,修女不会佩戴这样华丽的饰品。”
为了探寻瓦莲京娜的身份,团队开始对她的衣物和随葬品进行深入研究。白色亚麻长裙的刺绣工艺极为复杂,矢车菊的花瓣层次分明,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见痕迹。青铜腰带上雕刻着缠枝莲纹,这种纹饰在当时的基辅大公宫廷中非常流行。
“我们可以通过DNA检测来确定她的血统。”伊丽莎白博士提议道,“或许能找到她的后代,或者还原她的生活轨迹。”
DNA检测的过程漫长而复杂,在此期间,安德烈泡在国家档案馆里,翻阅着13世纪基辅罗斯的文献资料。他在一本残破的编年史中看到了这样一段记载:“公元1240年,蒙古大军入侵基辅,大公之女瓦莲京娜公主不知所踪,其未婚夫谢尔盖将军率部抵抗,战死沙场。”
安德烈的心猛地一跳,他立刻将文献中的描述与瓦莲京娜的遗体进行对比。编年史中提到瓦莲京娜公主擅长绘画,尤其喜爱矢车菊,而瓦莲京娜遗体上的刺绣和指甲缝里的颜料,都与这一记载不谋而合。更重要的是,文献中提到谢尔盖将军曾送给瓦莲京娜一枚银质十字架,与遗体上的十字架完全吻合。
“她是瓦莲京娜公主。”安德烈激动地向团队宣布这一发现,“13世纪基辅罗斯大公的女儿,在蒙古入侵时失踪的公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