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回响
黑森林的猩红契约
雨丝像冰冷的针,扎在艾拉的脸颊上。她握着方向盘的手指泛白,视线穿过奔驰G级的雨刷,试图穿透黑森林深处浓得化不开的雾霭。导航屏幕早已变成一片雪花,唯一的参照物是路边歪斜的木牌,上面用褪色的德文刻着“布伦纳赫村——3公里”,字迹边缘爬着暗绿色的苔藓,像某种不祥的印记。
“还有多久?”副驾驶座上的莉娜裹紧了羊毛外套,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不安。她是艾拉的摄影助理,这次两人驱车深入德国黑森林,是为了拍摄一组关于“被遗忘的中世纪村落”的专题照片。出发前,当地向导曾反复警告:“布伦纳赫村已经废弃三十年,入夜后绝不能靠近,那里的雾会吃人。”但艾拉被网上零星流传的黑白照片吸引——破败的石屋、缠绕着荆棘的教堂尖顶、村口那棵枝桠扭曲的古橡树,每一处都透着致命的美感。
“快到了,”艾拉强作镇定,踩下油门,“你看,雾好像淡了点。”
话音刚落,车头突然撞上了什么坚硬的东西。伴随着刺耳的金属摩擦声,车子猛地停下。两人惊魂未定地推开车门,只见雾中站着一个穿黑色斗篷的老妇人,她的脸藏在兜帽阴影里,手里拄着一根嵌着暗红色宝石的木杖,杖尖抵在地面,竟没有留下丝毫碰撞的痕迹。
“外来者,你们不该来这里。”老妇人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德语口音古怪,“布伦纳赫村不欢迎生者。”
莉娜吓得躲到艾拉身后,艾拉握紧相机,壮着胆子问:“我们只是来拍照的,天亮就走。您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
老妇人缓缓抬起头,兜帽滑落,露出一张布满深皱纹的脸,眼睛是浑浊的灰色,像蒙着一层厚厚的雾。“我是守林人,也是最后的契约守护者。”她指了指村口的古橡树,树干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符文,“三百年前,这里的村民与雾中恶魔立下契约,用鲜血换取永恒的丰收。如今契约失效,恶魔饥饿难耐,雾就是它的触手。”
艾拉以为这只是当地的民间传说,她举起相机想要拍摄老妇人,却发现镜头里一片漆黑,仿佛有什么东西吞噬了光线。老妇人突然冷笑一声,转身走进雾中,声音在空气中飘荡:“今晚是血月之夜,恶魔会挑选祭品。如果你们能活到黎明,就带着真相离开吧。”
两人不敢多留,匆匆检查了车子,发现除了保险杠有些划痕外并无大碍。艾拉启动车辆,沿着泥泞的小路驶入布伦纳赫村。村子比照片中更加破败,石屋的墙壁布满裂缝,窗棂歪斜,像一个个黑洞洞的眼睛。街道上覆盖着厚厚的落叶,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她们把车停在教堂旁的空地上,决定先找一处相对完好的石屋休息,等天亮再拍摄。走进一间废弃的农舍,里面布满灰尘,墙角堆着发霉的干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腐味。莉娜点燃随身携带的露营灯,昏黄的光线照亮了墙壁上的壁画——画面上,村民们围着古橡树跪拜,一个穿黑袍的人举着匕首,将鲜血滴在树根处,天空中挂着一轮猩红的月亮,树下缠绕着无数黑色的触手,正缓慢地爬上村民的身体。
“这……这画太诡异了。”莉娜捂住嘴,脸色苍白,“艾拉,我们还是走吧,这里太不对劲了。”
艾拉盯着壁画,心脏狂跳。壁画的风格古朴,颜料像是用鲜血混合着某种植物汁液制成,历经数百年依然鲜艳。她拿出相机,小心翼翼地拍摄着壁画,镜头里终于恢复了正常。“再等等,”她咬了咬牙,“我们已经来了,至少拍点素材再走。”
深夜,雾气越来越浓,甚至钻进了农舍,冰冷刺骨。艾拉被一阵奇怪的声音吵醒,那声音像是无数人在低声呢喃,又像是布料摩擦的窸窣声。她推了推身旁的莉娜,却发现莉娜不见了。露营灯还亮着,地上留着一串湿漉漉的脚印,一直延伸到门外。
“莉娜!”艾拉大喊着冲出农舍,雾中传来莉娜的尖叫声,声音越来越远,带着绝望的恐惧。艾拉循着声音跑去,脚下的落叶越来越湿滑,甚至能感觉到某种粘稠的液体。她打开手机手电筒,光束穿透雾霭,只见地上的落叶被染成了暗红色,脚印旁散落着莉娜的相机和一只羊毛手套。
突然,呢喃声变得清晰起来,无数个声音在她耳边低语,语言古老而晦涩,却让她莫名地听懂了含义:“契约需要鲜血……祭品已经选定……”
艾拉转身想要逃跑,却撞进了一个冰冷的怀抱。她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白色婚纱的女人站在面前,婚纱早已泛黄,沾满了暗红色的污渍,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皮肤苍白得像纸,眼睛是两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女人的手里牵着莉娜,莉娜的眼神空洞,嘴角挂着诡异的微笑,脖颈处有一道深深的伤口,鲜血正顺着伤口滴落,融入脚下的泥土。
“你是谁?放开她!”艾拉举起相机,想要拍下眼前的景象,却发现相机突然失灵,屏幕碎裂开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