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玫的电话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很快被更汹涌的舆论浪潮吞没。
沈屿直接挂断并静音的操作,无疑是在这位金牌经纪人的权威上狠狠踩了一脚,可以预见后续的狂风暴雨。
但此刻的沈屿,已经无暇他顾。
网络上的声浪远超他的预期。
#阳光孤儿院强拆# 的话题不仅牢牢占据娱乐版块头条,更是破圈涌入了社会新闻版块,引发了全民关注和热议。
鼎峰置业的背景被扒得底朝天,其过往一些不太光彩的开发历史也被翻了出来,口碑一落千丈。
相关部门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终于发布声明,表示已介入调查,要求鼎峰置业暂停一切施工活动,等待处理结果。
暂时,安全了。
陈妈妈打来电话,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哭腔和难以置信的喜悦:“小屿!小屿!那些人走了!推土机也开走了!说是等通知!是你做的吗?你在城里是不是认识了什么大人物?院里都好,孩子们都吓坏了,但现在没事了,没事了……”
听着老人语无伦次的感谢,沈屿心里五味杂陈。
他哪里认识什么大人物,他只不过是利用了自己眼下这份尴尬的“名气”,进行了一场危险的舆论绑架。
“陈妈妈,没事就好。让孩子们安心,这几天先别出院门,等我消息。”沈屿安抚道。
挂了电话,房间里陷入沉寂。只有手机屏幕因为不断涌入的推送通知而间歇性地亮起,映着他没什么表情的脸。
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息。鼎峰置业绝不会善罢甘休,赵玫的怒火也需要面对,而他自己,也因为这次冲动,彻底站在了聚光灯下,再无退路。
他点开社交媒体,私信和评论数量已经爆炸。除了支持者和好奇的网友,还夹杂着大量恶意的诅咒、赵玫水军带节奏的言论(指责他利用苏晚晴炒作、消费悲惨身世),甚至可能还有鼎峰置业雇来的抹黑账号,攻击他品行不端、讹诈开发商。
更有甚者,开始深入“剖析”他这个人。一个孤儿院长大的底层青年,如何能养成这般“沉稳”、“淡泊”的心性?
这种与出身经历不符的气质,引发了各种猜测,有的往离奇方向编造,有的则带着阴险的暗示。
沈屿看着那些恶毒的言论,内心并无太大波澜。上辈子在网络时代浸淫已久,他对键盘侠的威力早有体会。
只是,那些关于他“气质”的质疑,却微妙地触动了他的一根神经。
那种“千锤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并非原主所有,而是他穿越带来的、历经前世浮沉打磨出的内核。
如何才能既回应这种质疑,又不暴露穿越的秘密,同时,还能进一步将舆论的矛头对准强拆事件本身,巩固己方的道德高地?
他的目光扫过房间,落在墙角那本垫桌脚的旧诗集上——那是原主少有的个人物品之一。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燃起的火苗,迅速照亮了他的思绪。
诗!
前世华夏文明宝库中,有太多承载了类似风骨与精神的瑰宝。
借诗言志,借古喻今,是最含蓄也最有力的回击。
他打开那个主要由助理打理的社交媒体账号,无视了助理发来的数十条焦急的询问和赵玫的警告信息,直接开始编辑。
他没有配图,没有多余的解释,只是在空白的发布框里,郑重地敲下了一行行字: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署名:沈屿
然后,在助理可能还没来得及阻止的瞬间,点击了发送。
发送完毕,他将手机扔到一边,起身去给自己煮泡面。他能做的已经做了,剩下的,交给时间,交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文字与气节的共同感知。
他并不知道,这几句看似简单的诗,将会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起初,这条动态混在无数@他和评论他的信息中,并未立刻引起广泛注意。只有一些一直关注他账号的铁杆吃瓜群众和苏晚晴的粉丝看到了。
“咦?沈屿发诗了?”
“《石灰吟》?自己写的吗?”
“千锤万凿出深山……这意象,好像在对应当下的处境啊!”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这气魄!这是回应那些骂他炒作的人吗?”
“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在表明心迹?!”
很快,这几句诗被一些人截屏转发,并配上了惊叹的评论。
其凝练的语言、磅礴的气势、以及与现实处境高度契合的隐喻,迅速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一位以点评犀利着称的知名文学评论家“胡不归”首先转发了这首诗,并评论道:“偶然看到,惊为天人!此诗托物言志,以石灰自喻,寥寥数语,写尽身处逆境而不改其志的铮铮铁骨。‘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何等决绝,何等坦荡!此子心性,由此可见一斑。若此诗果为其所作,则文坛又见一璞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