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算漏了最关键的一点——人类的味觉从不是精密的仪器,而是与心脏相连的感官。味蕾会记住妈妈煲汤时因为心情好而多放的那半勺盐,会怀念外婆蒸菜时木柴燃烧的烟火气,会因为某个暴雨天里一碗热腾腾的汤面而突然眼眶发热。这些被他视作“系统误差”的情感连接,恰恰是料理最珍贵的灵魂,是冰冷的数据永远无法复刻的温度。
“不……还没结束。”美作突然启动了机械臂的应急冷却系统,腕部的裂缝处瞬间喷出白色的冷却剂,在空气中凝成细小的冰晶,像一场微型的暴风雪。他像一头被逼到绝境的困兽,脖颈上的青筋暴起,嘶吼着指向李浩的方向:“李浩的料理一定有缺陷!他用了离心机和液氮,那不是传统手法!他在作弊!他的‘清’是用科技伪造的假象,是对料理精神的亵渎!”
他的嘶吼在空旷的赛场里回荡,撞在冰冷的墙壁上,碎裂成无数片无力的回音。因为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被李浩那只还在散发着袅袅白汽的冰盅牢牢吸引——那团不断翻滚的白雾里,仿佛藏着一个微型的宇宙,正酝酿着一场足以颠覆所有人认知的风暴。
开盅瞬间
李浩的指尖悬在冰盅的盖子上,距离那层磨砂质感的金属表面只有0.5厘米,却迟迟没有落下。
手腕上的终端还在疯狂闪烁着红色警报,刺眼的光芒映在他的瞳孔里,像两簇跳动的火焰,灼烧着他的视线。“黑暗料理界”、“冥王星武器”、“撤离当前位面”……这些只在爷爷留下的那本泛黄卷边的《中华小当家》漫画书里见过的词汇,此刻像淬了剧毒的冰锥,一下下扎进他的脑海,带来一阵阵尖锐的刺痛。他想起爷爷临终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枯瘦的手紧紧抓着他的手腕,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断断续续地说:“阿浩,做菜如做人……太刚易折,太烈易焚……至清之物,往往藏着至烈的火……凡事留三分余地,才是长久之道……”
那时他以为这只是老人弥留之际的絮语,是对尘世的眷恋,此刻却字字如惊雷在耳边炸响。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冰盅传来的刺骨寒意,透过指尖的皮肤,顺着血管蔓延到心脏,仿佛要将那点微弱的心跳也冻结;而冰盅内部的热汤又在疯狂地积蓄着能量,隔着金属壁传来一阵阵细微的震颤,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即将冲破束缚——这碗名为《宇宙初开》的料理,早已不是一道简单的开水白菜,而是一场平衡与失控的边缘实验。
“开吧。”堂岛银的声音从评审席传来,带着一种穿越了岁月沉淀的厚重力量,不容置疑。老人放下手中的紫砂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咚”的一声轻响,像寺庙里的晨钟。他的目光深邃如古井,仿佛能看透时空的迷雾:“有些东西,既然已经被唤醒,就没有再藏起来的道理。料理的极致,本就与天地法则相连,躲不过,也无需躲。”
李浩深吸一口气,胸腔里灌满了赛场里冰冷的空气,肺叶像是被冻住了一样收缩、扩张。他能闻到空气中漂浮的、属于自己那碗汤的清冽香气,混杂着美作昴那碗《完美牢笼》残留的金属味,形成一种奇妙的对峙。他猛地揭开冰盅的盖子——
- 0.1秒:热汤(98℃)与液氮冰盅(-196℃)接触的瞬间,汤面中心骤然凝结出一朵六角形的冰晶,每一条棱边都锋利如刀,在灯光下折射出钻石般的璀璨光芒;而边缘的蒸汽却在极寒的刺激下疯狂膨胀,形成一圈乳白色的雾环,如同天使展开的羽翼。“冰花与白雾共生”的奇观在盅口定格,像一幅用光影绘制的动态水墨画,美得让人窒息。
- 0.3秒:蒸汽膨胀产生的冲击波推动空气剧烈振动,发出18Hz的次声波。这种频率的声波人耳无法捕捉,却像一只无形的手,攥住了整个赛场的心脏。赛场顶部那道原本细微的裂缝突然发出“咔哒”一声脆响,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内部断裂,瞬间裂开半厘米宽的口子,碎木屑和灰尘簌簌落下,在透过裂缝照入的天光中划出细密的轨迹,像一场微型的流星雨。
- 0.5秒:汤面那层李浩特意保留的极薄鸡油(厚度仅0.1毫米,他称之为“必要的杂质”)在剧烈的温差作用下迅速雾化,与水蒸气混合成直径0.1微米的气溶胶。这些微小的颗粒均匀地悬浮在空气中,肉眼几乎不可见,却像无数个微型棱镜,静静地等待着光的降临。
- 1秒:舞台顶部的七盏聚光灯仿佛受到了某种感召,同时将光束投向冰盅的方向。光线穿透气溶胶的瞬间,丁达尔效应让无形的光变成了可见的金色光束。七道光束从不同角度射来,在半空中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光网,网眼处闪烁着细碎的光点,像神话中神只展开的羽翼,又像宇宙诞生时的第一缕光,温暖而神圣。
- 3秒:次声波的共振达到峰值。观众席的金属座椅开始不受控制地轻微震颤,发出“嗡嗡”的鸣响,像是无数只蜜蜂在同时振翅;前排有人放在腿上的玻璃杯里,水面泛起细密的波纹,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温柔地抚摸;甚至连评审席上的白瓷盘,都在光滑的桌面上微微跳动,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仿佛在回应某种古老的召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