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的李念则是彻底沉下心神,意识沉入体内,如同展开一张精密的图谱,先从《武经》的修行现状查起——先天一重境界,阳主穴开辟1个、阳辅穴29个,阴主穴1个、阴辅穴29个,不多不少,与境界完全契合,没有半分偏差。
接着转向《神象镇狱功》:十二亿九千六百万微粒,虽未完全觉醒,却已显露出脉络,数量也无错漏。
可就在这看似无懈可击的对照里,李念突然眼睛一亮,心底的迷雾骤然散开——“哦!我明白了!”
原来,十二亿九千六百万微粒本可自主通过皮肤、穴位等多重管道从外界摄取能量,是天然的“多线吸收”模式;可他之前却钻进了牛角尖,非要将这多重管道局限在《武经》开辟的穴位里,用单一管道去供养海量微粒。
更关键的是,《武经》当前的穴位数量(先天一重仅60穴),哪怕修到先天十重的720穴,也远不足以满足微粒的能量需求——要知道,《神象镇狱功》对应的本就是十二万九千六百个能量节点,区区七百二十个穴位,不过是杯水车薪。
“看来,两部功法绝不能简单融合,得另寻出路。”李念的脑海里,智慧的火花在逆天悟性的催化下,接连迸发。
《武经》讲求以周天经脉为路径,搬运灵力滋养肉身;《神象镇狱功》则以意志觉醒微粒,靠微粒主动摄取能量提升修为。如何让前者的“路径网络”,为后者的“微粒能量需求”服务?
他想起了前世蓝星的景象:亚马逊水域滋养出巴西的富饶,尼罗河水域养活了东非亿万生命,华夏的长江、黄河更是孕育了千年农耕文明——这些文明的繁荣,皆依托于一张紧密联结、主动规划的江河网络。修炼体系的构建,不也恰是如此?绝非简单的穴位(节点)叠加,而需像治水般主动设计、统筹调配。
若听之任之,让能量网络自然生成,后果不堪设想——就像黄河若不加治理,年年水患,下游河床每逢洪水便改道,最终只会冲垮一切。真正的体系构建,该有都江堰般惠及千秋的精准设计,能分流控洪、滋养万物;该有洞庭湖般调节水位的“缓冲带”,平衡能量波动;该有苏杭运河般实用的路径优化,让能量流转更高效;更要规避三门峡那样的盲目规划,避免因设计失衡导致“能量淤堵”。
“可具体该怎么构建这体系?”刚清晰几分的思路,又陷入了瓶颈。
李念冥思良久,意识在古今智慧间穿梭,突然,一个词如惊雷般在脑海中炸响——“服务”!
前世,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名言“为人民服务”,如明灯般照亮了他的思路;古语“民能载舟,亦能覆舟”,更让这思路愈发清晰。若把《神象镇狱功》中的十二亿九千六百万微粒比作“民”,那么《武经》的修炼系统,便是需依托“民”、服务“民”的“政权”——《武经》系统的稳固,不应是强行约束微粒,而应是以滋养、激活微粒为核心,为微粒的能量需求提供支撑。
想通这一点,李念的眼前豁然开朗:构建新体系的关键,在于打造一个“服务型网络”——以十二万九千六百个穴窍为“服务站点”,每个站点都负责周边微粒的能量输送、协调平衡与觉醒激活;《武经》的周天经脉则作为“主干通道”,将外界摄取的灵气高效分配到各个穴窍站点,再由站点精准供给微粒。
不再是单一管道的局限,也不是两套系统的对抗,而是以“服务”为核心的协同共生。
随着这个念头愈发完善,李念感觉自己的道、自己的路,正一点点清晰起来——这条路上,没有照搬洪荒现有的任何修炼体系,而是融合了前世智慧与洪荒功法的本质,走出了一条真正属于他、也属于人族的全新修行之路。
喜欢洪荒开局,我为先天人族请大家收藏:(m.38xs.com)洪荒开局,我为先天人族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