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最终驶入一处戒备森严、环境清幽的大院,高墙上拉着铁丝网,哨兵持枪肃立,与外面喧嚣的城市判若两个世界。门口的卫兵仔细核查了林朔和李静的证件,又看了一眼坐在后排、穿着不合身作战服的林陌,目光锐利地扫过,才挥手放行。
院内绿树成荫,道路整洁,几栋外观朴素的楼房有序分布,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特有的干净气味。这里的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沉默而高效。
林陌被直接带到了其中一栋标有“医疗中心”字样的楼房。与外面城市的炫目嘈杂相比,这里的光线是均匀的冷白色,环境异常安静,只有偶尔从远处传来的低语和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穿着白大褂或军装的人们步履匆匆,神情专注,没有人对林陌这个明显格格不入的新面孔投以过多关注。
接待他们的一位姓刘的中年军医,戴着金丝边眼镜,表情严谨,言语简洁。在听完林朔简短的说明后,他推了推眼镜,目光落在林陌身上,带着职业性的审视。
“林陌同志,接下来我们会为你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这是入伍的必要程序,目的是全面了解你的身体状况,以便后续的训练和任务安排。请配合我们的工作。”刘医生的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林陌点了点头,沉默地跟随一名年轻的护士走向第一个检查室。林朔和李静则在休息区等候。
第一个项目是基础测量。身高、体重、视力、听力。
当林陌站上身高体重仪时,数据出来,刘医生看了一眼,微微挑眉。身高符合年龄,但体重明显偏轻,与他那身精悍的肌肉线条不太匹配,这意味着他的骨骼密度和肌肉质量可能异于常人。
视力检查更是让测试的护士愣了一下。标准视力表最下面一行,林陌不仅能清晰辨认,甚至能准确指出其中一个几乎模糊成点的符号的细微缺口。他的视力远超常规的5.3标准。
听力测试在隔音室进行。当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通过耳机传入时,林陌不仅能在极低分贝下准确分辨,甚至能清晰指出某些高频声音源的细微方向偏差,这已经接近仪器监测的极限范围。测试人员记录数据时,笔尖都有些迟疑。
刘医生在表格上快速记录着,镜片后的眼神开始变得专注。
接下来是心肺功能检测。
静态心电图显示,林陌的心率极其缓慢,低于每分钟50次,但波形极其有力规整,没有任何杂音,显示出一种近乎运动员级别的强大心脏功能和迷走神经张力。
肺活量检测时,他深吸一口气,仪器上的数字一路飙升,轻松突破了常规检测的最大量程,让负责操作的医助忍不住低呼了一声。刘医生立刻示意更换了更大量程的专业设备,结果依然惊人——他的肺活量远超同体型、甚至更大体型男性的极限水平,仿佛他的胸腔里藏着两个高效的风箱。
血压测量结果也显示出极佳的血管弹性和低外周阻力。
“长期高海拔山区生活,加上特殊的呼吸法训练?”刘医生一边记录,一边低声对旁边的林朔询问了一句。林朔微微颔首。
血液检查和尿液分析很快完成。初步结果显示,他的各项激素水平,尤其是睾酮和生长激素,处于同龄人的上限边缘;代谢率极高,但血糖和血脂水平却异常健康;炎症指标极低,免疫系统功能活跃得惊人。
然后是体能和骨骼肌肉系统检查。
握力测试,林陌轻松捏出了仪器上限数值,面不改色。
反应速度测试,他对手眼协调和神经反射的测试结果,几乎达到了人类理论反应的极限,屏幕上代表反应时间的数字低得让测试员反复确认设备是否正常。
骨密度扫描显示,他的骨骼矿物质含量远超同龄标准,结构致密,如同经过长期高强度负荷的锤炼。
在关节灵活性和核心稳定性测试中,他展现出的柔韧性与稳定性的结合,再次让在场的医生感到惊讶。他的身体仿佛一件为极端环境而精心打磨的工具,每一个部件都达到了最优配置。
最后是一些更深入的专项检查,包括动态心电图(监测他在特定运动负荷下的心脏反应)、肌肉活检(取样分析肌纤维类型和能量代谢效率)以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在动态心电监测的跑步机上,即使坡度不断提升,速度加快,林陌的心率上升也极为缓慢,恢复速度更是快得不可思议,仿佛他的身体拥有一个深不见底的能量储备和高效的回收系统。
初步的肌肉活检分析报告(后续会有更详细结果)提示,他的慢肌纤维比例极高,且线粒体密度异常丰富,这解释了他惊人的耐力和能量利用效率。
一系列的检查下来,负责不同项目的医护人员从最初的平静,到惊讶,再到后来的难以置信,最后几乎变成了某种带着研究性质的狂热。他们围着各项数据报告,低声讨论着,目光不时瞟向安静地坐在走廊长椅上的林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