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行,如同为爱鲲派的十人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武道大门,也仿佛为他们注入了无尽的灵感与动力。
当他们分别带着丰厚的收获和深刻的感悟回到北冥与南离部落后。
并未沉溺于已有的成就,而是将所见所学融会贯通。
更深层次地投入到部落的建设与发展中。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武者星辰上,寒暑再度三度交替。
算上最初懵懂摸索的三年,这十名来自天外的“旅者”。
已然在这个百分百拟真的世界度过了整整六个年头。
六年时光,足以让少年褪去青涩,让部落焕发新颜。
而在十位玩家或显性或隐性的引导与推动下,两大部落的文明进程。
以一种远超自然演变的速度,实现了惊人的飞跃。
在北冥,一种更加严谨、有序的氛围逐渐形成。
【百晓生】的智慧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施展。
他不仅将泰山感悟融入对武学的理论完善中,更将目光投向了整个部落的架构。
目睹了部落长老议事有时效率低下、权责不清的状况,他向轩辕提出了划时代的建议。
“首领,”此时的百晓生愈发显得沉稳睿智,言行间已颇具影响力。
“部落日益壮大,人口增多,事务繁杂,旧有的议事方式已显疲态。我们需要一套更清晰、更高效的秩序。”
他提出了“国家”的概念,建议轩辕摒弃过去相对松散的部落联盟首领称谓。
正式称“王”,确立至高无上的权威核心。
而各位长老则依据能力和职责,分封为“臣”,各司其职,形成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
同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货币”的概念。
以部落信誉背书,制作统一规格的贝币(后期逐渐向金属货币过渡),用以替代以往繁琐的以物易物。
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部落内部以及未来与南离甚至更远部落的贸易效率,经济活力倍增。
轩辕深思熟虑后,采纳了他的大部分建议。
北冥部落开始呈现出早期国家的雏形,号令更加统一,运作更加高效。
飞羽凭借超凡的轻功和洞察力,负责训练部落的斥候与侦查队伍。
她将轻身技巧与野外生存、地形勘察、情报传递结合。
培养出了一支来去如风、眼线遍布周边的精锐力量,极大地提升了北冥的预警和情报能力。
暗月则在修行之余,将另一个世界的知识应用起来。
她引导部落的妇女养蚕缫丝,纺织出比麻布更加柔软舒适的丝绸衣物。
虽然产量起初不高,但极大地提升了部落高层的生活品质和对外交换的资本,也开启了北冥的纺织工艺。
苟得住似乎找到了比“苟命”更有意义的事情。
他主动请缨,负责教导部落的孩童启蒙开智。
他不仅传授简单的甲骨文字和算术(源自百晓生的整理和简化)。
更将一些基本的道理、部落的规范、甚至浅显的武学呼吸法融入教学中。
一批批受过初步教育的孩子成长起来,为部落的未来奠定了人才基础。
北冥部落,在四名玩家的共同努力下。
正沿着一条注重文化、秩序、内政发展的道路稳步前行,文明的气息愈发浓郁。
而在南离,发展则走向了另一条更加粗犷、更具力量感的道路。
莽哥和铁锤早已成为蚩尤最为倚重的战将之一。
他们不仅个人武力在泰山悟道后突飞猛进,更是将蚩尤的刚猛战法发扬光大。
每日带领部落中最精锐、最好战的年轻战士们深入山林。
狩猎的同时进行实战演练,将南离战士的彪悍之气锤炼得愈发锐利。
他们崇拜力量渴望战斗,是蚩尤扩张理念最坚定的执行者。
令人稍感意外的是李铁口。
这个看似不着调的家伙,却在部落管理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他将在原来世界玩各种策略游戏积累的(歪)知识活学活用,向蚩尤提出了诸如“贡献度积分制”、“狩猎小队竞赛奖励”、“战时资源配给优化”等听起来古怪却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南离部落的组织度和动员效率。
虽然整体风格依旧充满了一种“狼性竞争”的味道。
辣条君和石头则彻底沉浸在了工匠的世界里。
泰山归来后,他们对力量的理解更深,对材料的运用也更为大胆。
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尝试,他们终于成功地改进了冶炼技术,率先迈入了铁器时代!
虽然初期工艺复杂,产量不高,但锻造出的铁制武器远比青铜武器更加坚韧锋利,铁制的铠甲和盾牌也提供了更强的防护。
不仅仅是武器,铁制的农具、斧凿等工具也陆续出现,使得南离的开荒、耕种、建筑效率也得到了显着提升。
他们是南离武力强盛最坚实的后盾。
而要论六年来,对两大部落整体贡献最为巨大、声望最为崇高的玩家,则非【回春大夫】莫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