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决赛倒计时进入第五天,节目组难得给所有晋级嘉宾放了一天休息日,不用赶早排练,也没有镜头跟拍,杨昊轩难得睡了个懒觉,直到上午十点才缓缓睁开眼。
窗外的阳光透过酒店窗帘的缝隙洒进来,在地毯上投下几道细碎的光斑,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空调运行的轻微声响。他伸了个懒腰,坐起身来,揉了揉有些发沉的太阳穴,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地飘到了总决赛的舞台设计上——团队秀的选曲和编曲框架已经定了,但个人solo还没完全敲定,总觉得少了点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洗漱完换好衣服,杨昊轩刚走到房间门口,就收到了李健发来的微信:“昊轩,有空来我房间坐坐?带你看点东西。”
看到信息,他眼睛一亮,立刻回复“马上到”。李健作为乐坛前辈,不仅唱功深厚,在音乐创作和舞台设计上更是有着独到的见解,之前几次舞台,李健的点拨都让他受益匪浅,如今对方主动找自己,说不定能帮他解开个人solo的困惑。
杨昊轩快步走到李健的房间门口,轻轻敲了敲门,很快就听到里面传来李健温和的声音:“进来吧,门没锁。”
推开门走进房间,杨昊轩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房间里并没有像其他嘉宾那样堆满零食和衣物,反而收拾得格外整洁,靠墙的位置摆了一排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音乐专辑和书籍,从古典音乐到流行摇滚,从国内乐坛前辈的作品到国际顶尖音乐人专辑,几乎涵盖了各个风格。窗边的桌子上还放着一把木吉他和几本乐谱,阳光落在琴弦上,泛着淡淡的光泽。
“昊轩来了,坐。”李健正坐在沙发上翻看着一本乐谱,看到他进来,笑着抬手示意他坐在旁边的沙发上,顺手递过来一杯刚泡好的茶,“刚泡的菊花茶,清热降火,这段时间排练辛苦,多喝点。”
“谢谢健哥。”杨昊轩接过茶杯,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轻轻抿了一口,淡淡的菊花香在口腔里散开,之前因为纠结编曲而有些烦躁的心情瞬间平复了不少。他看向书架上的专辑,目光落在几张封面设计独特的国际专辑上,忍不住开口:“健哥,你这里居然有这么多国际乐坛的老专辑,好多我只在资料里见过。”
“年轻时跑了不少地方,收集了些喜欢的专辑,没事就翻出来听听,总能找到新灵感。”李健放下手里的乐谱,起身走到书架前,随手抽出两张专辑递给杨昊轩,“你看这两张,一张是融合了东方古典乐器和西方电子音乐的专辑,另一张是把摇滚元素和民乐结合的作品,当年刚出来的时候争议不小,但现在回头看,算是开创了不少新风格。”
杨昊轩接过专辑,认真翻看了起来,封面背后的曲目介绍和创作理念标注得很详细,甚至还有制作人手写的编曲笔记。他越看越投入,指尖轻轻摩挲着专辑封面,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之前他的舞台要么偏国风,要么偏摇滚,大多是单一风格的深耕,要是能把国风与国际音乐元素结合起来,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李健坐在他身边,笑着说道:“是不是在想总决赛的个人solo?我看了你之前的舞台,国风改编很惊艳,摇滚舞台也很有爆发力,但总觉得还没完全展现出你的潜力。”
杨昊轩抬头看向李健,坦诚地点了点头:“确实,健哥,我这段时间一直在纠结个人solo的方向,试过纯国风,也试过摇滚,总觉得不够特别,想不出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点。”
“其实你的优势很明显,双声嗓可塑性强,既能驾驭国风的温婉,也能hold住摇滚的爆发力,甚至可以尝试更多元的风格。”李健拿起桌上的一张国际专辑,指着里面的一首曲目说道,“你看这首,制作人把古筝和电子合成器结合,旋律既有东方的韵味,又有西方的动感,反而碰撞出了很独特的火花。你有没有想过,把国风与国际音乐元素融合起来?”
“融贯中西?”杨昊轩眼睛猛地一亮,李健的话像是一道光,瞬间照亮了他之前纠结的思路,“我之前确实没想过这么大胆的尝试,担心两种风格融合不好,反而显得杂乱。”
“杂乱不可怕,关键是找到两种风格的契合点,让它们相互衬托,而不是相互冲突。”李健拿起木吉他,轻轻拨动了几下琴弦,弹出一段简单的国风旋律,随后又切换节奏,加入了一段轻快的电子风和弦,两种旋律衔接自然,居然意外地和谐,“你看,只要找到合适的节奏和编曲逻辑,国风的温婉和国际元素的动感完全可以共存,甚至能放大彼此的优势。”
杨昊轩听得格外认真,手指不自觉地跟着吉他节奏轻轻敲击着膝盖,脑海里已经开始构思具体的编曲框架——可以用古筝弹奏国风主旋律,奠定温婉的基调,再用电子合成器制作动感音效,增加舞台的感染力,副歌部分加入摇滚元素,用双声嗓叠加,突出爆发力,这样既保留了自己的优势,又能展现出新的风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