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精纯的风之本源能量如同温暖的泉水,洗涤着焱铭的四肢百骸,滋养着他的灵魂。精神之海中,那枚风旋印记已然大变模样,不再是简单的漩涡,而是化为了一个更加复杂、玄奥的青色符文,其中仿佛蕴含着风的呼吸、流动的韵律以及与天地间风元素的深层链接。一种前所未有的轻盈与通透感充斥全身,他感觉自己仿佛一念之间,就能融入风中,感知到遥远地域的气流变化。
这便是真正的风之认可!不仅仅是一道印记,更是一种权柄,一种与风之法则的亲密关系。
然而,力量的获取并未让焱铭忘乎所以。他深知,这份认可来之不易,是源于他真诚的沟通与引导,触动了风之祖灵那万古孤寂的心弦。这份“缘”,远比力量本身更加珍贵。
当周围的能量洗礼逐渐平息,焱铭并未立刻起身离开。他面向那依旧悬浮于青光中央、符文面孔似乎柔和了几分的风之祖灵,再次以最郑重的姿态,通过进化后的风之印记,传递出充满感激与敬意的意念:
“伟大的祖灵,感谢您的认可与馈赠。这份‘缘’,我必珍视,定不负所托,愿成为风与万物之间那道真诚的桥梁。”
他的感谢发自肺腑,没有丝毫虚伪。
紧接着,他并未就此结束沟通,而是趁热打铁,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请教意味,继续传递意念:
“前路漫漫,我等还需追寻‘土’与‘水’之认可,方能凝聚‘元素之心’。祖灵您见证万古,俯瞰大陆,不知对于那‘不动之地核’与‘无尽之海眼’,可有指引能赐予我等?哪怕只是一丝方向的启示,亦能让我等少走许多弯路。”
他没有直接索要答案,而是姿态谦卑地请求“指引”和“启示”。这既是对祖灵智慧的尊重,也符合他们“沟通寻求”而非“强行征服”的一贯策略。
风之祖灵那巨大的符文面孔微微闪动,对于焱铭在获得力量后依旧保持谦逊并主动致谢的态度,它那古老的意念中似乎掠过一丝极其微弱的赞许。它沉默了片刻,仿佛在调动那贯穿了无数岁月的记忆长河。
良久,两道蕴含着信息片段的意念流,缓缓注入焱铭的精神之海。
关于土之认可——“大地…厚重载物…其心核…非蛮力可破…需以‘承载’之意…感应龙脉…星斗之深…或见其踪…警惕…沉睡的意志…”
关于水之认可——“万水之源…归墟之上…亦有源头…海眼之秘…藏于潮汐起伏之间…倾听…大海的心跳…而非…其咆哮…”
这两段信息依旧带着祖灵特有的简洁与晦涩,但其中蕴含的线索却至关重要!
· 对于土之认可,它点出了关键方法:“承载”之意,而非力量突破。地点指向了星斗大森林深处(可能与大地龙脉相关),并给出了警告:“警惕沉睡的意志”,暗示那里存在着极其古老强大的存在。
· 对于水之认可,它纠正了一个常见的误区,“无尽之海眼”并非只在归墟之下,更在 “归墟之上” ,需要从 “潮汐起伏” 中去感悟,要 “倾听大海的心跳” ,这无疑为寻找海眼提供了全新的、更加精妙的视角。
这些信息,远比他们之前漫无目的地搜集情报要精准和深刻得多!价值无可估量!
“多谢祖灵指点!”焱铭心中大喜,再次诚挚道谢。这份额外的馈赠,将为他们后续的考核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也避免了可能遭遇的致命危险。
风之祖灵的意念似乎变得更加飘渺:“缘起…缘续…且去…吧…”
那巨大的符文面孔开始缓缓消散,重新融入周围无尽的液态青光之中。风眼核心的空间波动逐渐平复,意味着这次与祖灵的会面即将结束。
焱铭知道,是时候离开了。他最后行了一礼,然后凭借着进化后的风之印记与周围风元素的亲和力,心念一动,身形便如同被清风托举,轻盈地向着来时的方向飘去,毫无阻碍地穿过了那旋转的青色漩涡,重新回到了圣殿之内。
三位守护风灵依旧静立原地,看到焱铭出来,它们眼眶中的灵魂之火微微跳动,传递出一丝友善的送别之意。显然,祖灵认可的存在,也赢得了它们的尊重。
穿过圣殿,走出通道,重新回到那片回荡着柔和风吟的空腔。唐三、影烬等人早已焦急等待,看到焱铭安然无恙地出现,并且周身气息更加深邃飘逸,顿时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队长,成功了?”唐三上前一步,感受到焱铭身上那截然不同的风之韵律,已然猜到了结果。
焱铭点了点头,脸上带着成功的喜悦与一丝疲惫:“幸不辱命。风之认可已得,而且,我们还得到了关于接下来两项认可的宝贵指引。”
他没有在此地详谈,示意大家先离开这风之圣地的范围。
当众人沿着来时的地下通道,最终重新回到飓风山脉外围,感受到那虽然依旧凛冽、却不再充满敌意的罡风时,都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