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历元年 1 月的最后一缕月光,正沿着实验室穹顶的观测缝缓缓滑落,在陈昂眼前布满数据的光屏上投下一道冷白的痕。
控制台旁的热茶早已凉透,杯壁凝着的水珠顺着外壁蜿蜒,在地面积成一小滩暗渍,映着屏幕上闪烁的符文纹路。
那是他这十几天来,从清晨到深夜,在休息舱与实验室之间两点一线磨出的成果。
指尖在光幕上悬停半秒,陈昂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镜片反射着符文拆解的数据流。
从最初将灵傀核心拆解得七零八落,到摸索出符文与机械传动的适配逻辑,再到昨夜突然顿悟 “符文序列与能量传导的共振频率”,三百多个小时的熬煮,终于在这一刻迎来了质变。
当最后一组符文在虚拟沙盘里稳定运转,灵枢反应炉的模拟界面弹出 “灵气 - 电能转化率 98.7%” 的提示时,他紧绷的肩线骤然松弛,指节因长时间握笔而泛白的痕迹,也随着这口气的吐出渐渐消退。
“有趣,太有趣了。”
低低的呢喃在空旷的实验室里回荡,陈昂伸手拂过光屏上跳动的符文,指尖穿过冷蓝光幕,却仿佛像触到了某种无形的法则脉络。
他想起这十几天里主脑传来的基础符合,和一些基础术法,忽然笑出声,声音里带着科研者独有的亢奋:
“若将天道法则视为一段程序,那符文就是编译法则的编程语言。
这‘火’符文,单独触发是星星之火,反复叠加三层再注入灵气,就是火球术,这不就是基础语法的嵌套吗?”
他抬手调出之前绘制的灵傀设计图,曾经在他眼里堪称精妙的传动结构,此刻却像孩童的积木般简陋。
光屏上的灵傀模型还在重复着 “抓取 - 锻造” 的机械动作,关节处的符文能量损耗高达三成,而核心动力源。
那枚勉强压缩的灵气晶核,连支撑灵傀进行连续的高强度战斗都做不到。
“灵傀?说到底还是缺个靠谱的能源核心。”
陈昂摇头,指尖在模型上点了点,灵傀的躯干瞬间被拆解成无数零件,
“没有我这灵枢反应炉,它顶多只能打打杂、造点小东西。真要上战场,还不如给士兵配一套能适配符文的外骨骼装甲。
人体本身就是最稳定的能量传导载体,再加上灵枢反应炉的灵气结合电力的双能源驱动,刚好能补上符文的损耗短板。”
“博士。”
陈昂突然抬头,对着虚空中的冷蓝光幕开口,语气里带着思考时的停顿,
“新起一份图纸…… 叫什么好呢?”
他踱步到观测窗前,望着外面泛白的晨曦,忽然想起主脑传来的五行符文,
“对了,就叫天工系列外骨骼装甲——基础作战序列 - “五行战铠”系列。
你先把灵枢反应炉为核心的通用框架搭起来,我来说每个系列的细节。”
冷蓝光幕瞬间刷新,空白的图纸上浮现出 “五行战铠” 四个篆体,旁边跟着一行小字:
“基础作战序列,灵枢反应炉驱动,符文 - 机械协同”。
博士的声音带着数据流特有的平稳:
“已建立图纸框架,灵枢反应炉通用参数已录入。
标准输出功率 80-180 万千瓦,灵气 - 电能转化率≥95%。
是否开始录入各系列参数?
另外,需确认符文的适配逻辑。
是按属性对应能源输出,还是按战术需求调整符文优先级?”
“按战术需求来,属性只是个代号。”
陈昂走到控制台前,手指在光屏上划出一道锐利的线条,
“第一个系列,【锐金】-RA 系列,定位突击破阵。
士兵冲阵时最需要什么?
速度、破甲能力。
所以装甲线条要像刀劈斧凿,亮银色主甲配玄色导流翼,减少空气阻力。
你看肩甲、臂甲的侧翼,都要向后倾斜,峰值速度要能到 145 公里 / 小时。”
光屏上,一套银灰色的外骨骼战铠缓缓成型。
肩甲凸起的 “断锋” 磁轨炮泛着冷光,炮口处环绕着 “聚 + 金” 双符文;
双臂外侧的 “破军” 双刃收在鞘中,刃口隐约有粒子流闪烁。
陈昂指着战铠的核心腔:
“灵枢功率按 120 万千瓦设计,峰值时能到 140 万。
足够驱动‘破军’双刃的高频振动。核心符文用【锋锐】,永久附魔在刃口和手部装甲,产生微观振动粒子流,能无视常规能量护盾;
功能符文加【一闪】,启动时腿部符文亮起,瞬时消耗灵力做直线突进,原地留残影,用来瞬间近身。”
“能源配比按灵力 70%、电力 30% 来。”
他补充道,调出一个模拟场景 ——【锐金】战铠在废墟中突进,双刃展开成银白风暴,凶兽的表皮在高频振动下像纸片般碎裂,
“破甲和突进全靠符文,灵力必须占主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