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龙熟门熟路地——甚至带着点近乎“回家”般的奇异亲切感——坐上了那艘阔别近一年之久的小型军用太空船,凭借着少尉的军衔和那股子天生的主人翁气势,毫不客气地再次占据了驾驶室副手的位置(主驾驶位依旧是沉默的机器人飞行员)。他怀着一种混合着对残酷训练生活的不舍、对机器人教官复杂情感以及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心情,凝望着舷窗外,23团基地那伪装成巨大陨石的入口在深邃的宇宙背景中逐渐缩小、最终化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光点,彻底消失在视野的尽头。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即将展开的星辰大海征途的豪情。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在23团基地另一个不为人知的、更加隐秘且防守严密的次级出口,高洋也默不作声地登上了一艘外形更为普通、甚至显得有些陈旧、漆面都有几处剥落的军用运输船。这艘船看起来就像是联邦军队中负责后勤补给的、最不起眼的那一类货色。他没有像唐龙那样流露出丝毫的留恋或感伤去回望那个承载了无数“痛苦”记忆的“新手村”,而是在踏入舱门、放下那个轻便行囊的第一时间,就径直走向船壁上的固定信息终端,动作熟练地调出了本次航程的详细星图,目光锐利地开始确认最终的航向和那个即将成为他接下来一段时间“办公地点”的目的地坐标。
“骨龙云星系,骸可星球……”高洋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肩膀上那枚崭新的、带着冰凉触感的准尉肩章,眼中闪烁着分析与思索的光芒,“这个‘岗位分配’……有点意思,值得玩味啊。骨龙云星系是万罗联邦与银鹰帝国接壤的、摩擦不断的前线星域之一,而骸可星球更是处于这条漫长战线的一个突出部,可以说是直接毗邻‘友商’(银鹰帝国)的势力范围。把我们这两个刚刚从‘友商’那边完成‘深度交流学习’(实战测试)回来的‘新员工’,不约而同地扔到这种敏感且高危的区域……这究竟是某种人事部门随机的、无意义的巧合,还是背后存在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关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与‘风险对冲’的战略考量?”
他靠在运输船那冰冷、毫无舒适度可言的金属舱壁上,感受着引擎启动时传来的微弱震动,闭上眼睛,开始在心里快速起草一份名为“新阶段个人发展与生存规划(V1.0草案)”的脑内文档:
· 核心战略目标(长期): 生存优先,发展为辅。在即将因黑洞弹失效而可能引发的、波及整个已知宇宙的“行业格局大洗牌”与“市场恶性竞争”(全面战争)中,首先建立并巩固自身的“安全边际”(保命底牌),同时低调而持续地积累“天使轮”及“A轮”所需的“初始资本”(资源、情报、人脉、功勋)。
· 短期战术行动(未来3-6个月):
深度环境扫描与组织架构分析: 以最快速度掌握骸可星球驻军的详细组织架构图(明确“直属上级”、“平行部门领导”、“潜在盟友”以及“需要重点提防的竞争对手或麻烦同事”)、内部运作流程以及当地通行的、未写入规章制度的“潜规则”与“亚文化”。
构建初级信息感知网络: 充分利用准尉这一介于军官与士官之间的、便于接触基层的身份优势,主动融入底层士兵和低级军官圈子,收集非正式的、往往更具价值的信息流。同时,谨慎评估风险,尝试寻找安全、隐蔽的渠道,有限度地接入或监听军方非核心网络的数据通信,建立自己的信息优势。
多元化资源战略储备: 保持高度敏感性,留意并利用一切合法(或灰色)渠道,积累所有可能在未来产生价值的资源。这包括但不限于:联邦信用点、易于流通的硬通货或战略物资(如高能量电池、稀有金属)、有价值的(哪怕是过时的)技术数据包、以及最重要也最难以量化的——可靠的人情与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的“关系”。
维护核心战略资产连接: 在不暴露自身特殊性、不引起任何额外关注的前提下,以普通同学兼战友的身份,维持与唐龙这条“主线”的正常、低频度联系。主要策略是观察其发展动向,评估其“项目进展”,并在他遭遇可能危及“项目存续”(即其生命)的重大风险时,在确保自身绝对安全的前提下,考虑提供一些“微不足道”、“恰逢其会”的间接协助。
个人行为安全准则: 继续完美扮演“能力可靠、态度端正、但缺乏突出亮点和野心的基层技术/管理型军官”这一角色。核心行为模式:低调,观察,学习,积累,耐心等待属于我的“风口”和“机会窗口”。
“好了,战略方向明确,下面我们开始细化具体执行步骤,”高洋仿佛在主持一场只有自己参加的项目启动会,对着脑海中虚拟的星图与任务清单自言自语,“第一步,抵达新‘办公室’(骸可星球)后的‘入职手续’办理与‘团队融入’策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